•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固态电池市场大爆发前夜 这家电池企业打响第一枪

2024-08-31 09:34:34 来源:咸宁新闻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53d3b4257f6f9ba8cdb895bac69657a4_W020240830564723806717.jpg

  受限于三元材料以及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多方面的限制,纯电汽车产品始终无法完成对传统燃油车的致命一击。在此背景下,优势明显的固态电池被寄予厚望,众多车企以及电池企业纷纷加码这一细分领域,以求占领技术制高点。目前,业界普遍将全固态电池小批量量产上车的时间节点定在2027年左右,大规模量产上车的时间节点定在2030年。

  在新能源汽车之外,固态电池在消费电子和‌航空飞行器等领域,也有着非常乐观的市场前景。整体来看,固态电池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作为电池企业中的佼佼者,比克电池已经率先打响一枪。

  半固态是必经之路 比克实现技术领跑

  在技术层面,从液态锂电池到全固态电池并不能一蹴而就,中间必须经过半固态电池阶段。有专家表示,半固态到全固态是逐步升级,能存液体的空间越来越小,直到没有液体,能量密度随之越来越高。半固态电池是过渡至全固态的必然过程。

  因此,现阶段谁能在半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优势,特别是技术优势,将会成为决胜未来的基础和关键,而比克电池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产品和技术问世。

  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十六届重庆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上,比克电池携半固态电池新品亮相,其产品不仅在容量、尺寸、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上达到新的高度,拓宽更多应用领域,更在产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据悉,比克半固态锂电池新品采用新型体系,能量密度可达到350Wh/kg以上,呈现高能量、高安全、低膨胀、低内阻、宽温区的特性。其中,比克电池30Ah半固态产品最大充放电倍率达到3C,定位于电摩,经过3000周的循环使用,电池容量依然可以保持在70%以上。60Ah和100Ah半固态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最大充放电倍率达到3C,经过1500周的循环使用后容量可保持在80%以上。

  材料体系匹配升级 比克瞄准细分市场

  困扰固态电池发展的一大阻碍是成本。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的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电解液与隔膜上。要做到高能量密度,正极负极掺的固态电解质就会比较多,还要采用固态电解质涂覆的隔膜,再加一些特殊的技术方案,整体成本会明显增加。

  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建立基于半固态电池的新型材料体系。比克电池已搭建起能量密度290-360Wh/kg的材料匹配体系。较为完善的材料匹配体系,使得比克电池可以定制化匹配不同细分市场对不同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的需求。

image.png

  目前,比克能量密度大于320Wh/kg,循环寿命1500周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顺利通过3mm针测和150℃热箱测试,应用辐射数码产品领域,实现批量出货,以极致安全性能,赋能防爆安全领域。此外,已经有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企业与比克电池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产品应用领域广泛 比克未来前景可期

  当前,比克电池产品主要应用于三大领域,包括智能终端业务,储能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由于半固态不受限于封装形式,可以赋能全品类产品的迭代升级,这将推动比克半固态电池应用逐步破圈专业级和消费级无人机、两轮车、车电、储能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比克新型的半固态技术方案可以推及到圆柱产品。这对于深耕圆柱电池20余年的比克电池来说,无疑是能量加倍。

  早在2019年,比克电池就形成了独有的全极耳圆柱技术路线。2021年,比克电池全极耳技术率先应用于大圆柱电池产品,在国内率先发布4680电池,并陆续进行样品的批量交付,所有电芯的性能都符合甚至超出预期,实现了大圆柱电池的前瞻性布局。

  半固态电池技术会实现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据比克电池透露,目前大圆柱全极耳平台4680电芯能量密度超302Wh/kg,全极耳4695电芯能量密度超270Wh/kg,在固态技术的加持下,大圆柱电池有望在2030年之前突破400Wh/kg。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固态电池市场全面开花之前,每一年的积累都至关重要。从目前的竞争态势上来看,谁能最后坐在牌桌之上,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像比克电池这样蹄疾步稳的选手,定能成为主要的竞争者之一。


编辑:沈露
审核:蔡旭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