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于7月23日在重庆仙桃数据谷发布。立信数据董事长、总经理张鸿翔,立信数据研究院院长潘建成及新华社、中国经济周刊、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出席发布会。
本次报告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携手立信数据研究院倾力打造,旨在通过专业系统的调查分析,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全面、深入的行业洞察和决策辅助。
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为全国性调查,覆盖一线至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样本量为5000个消费者。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并有严格的复核、检验程序,确保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发布会现场潘建成院长对报告进行了深刻全面的解读。
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 为127.3,高于景气临界值100。与上季度相比,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下降5.9点;其中代表当前消费意愿的即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13.6,下降4.1点;代表未来消费意愿的预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41.1,下降7.7点。
调查结果表明,尽管消费者消费意愿有所下降,但总体仍处于景气区间,消费对于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仍十分显著。
消费者消费意愿结构分化比较明显:城市消费者消费意愿明显高于农村消费者;东北地区消费者消费意愿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消费者;高收入消费者消费意愿明显高于中、低收入消费者。与上季度相比,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一线城市)消费意愿出现较明显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消费结构升级,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消费者对当前的消费环境基本满意,但满意度有所下降;东北地区消费者对消费环境的满意度逆势上升。
消费者家庭余钱的主要使用方向是储蓄、子女培养教育、旅游、还房贷和医疗。消费者储蓄意愿持续增强,且更明显体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中年消费者家庭子女培养教育经济压力较大;旅游需求与消费者收入密切相关,旅游行业可望伴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持续扩张;517新政后消费者还房贷压力有所减轻,有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老年消费者医疗负担较重,完善医保任重道远;消费者金融投资意愿明显偏低,与资本市场的疲弱形成负反馈;没有余钱消费者比重持续上升,直接影响整体消费意愿的提升。
未来半年消费者购买家电及数码产品、旅游、服装鞋帽箱包、教育培训以及休闲健身的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需求相对较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家电销售产生促进;中年消费者教育培训服务需求较高,健身休闲需求偏低,体现职业中场较大的工作压力。
超过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未来半年家庭旅游支出预算在1万元以内,超过1万元的比重有所下降;旅游出行以一周左右为主,老年消费者超过一周的比重相对较高;自然景观、异地(异域)风俗以及反映文化、文明的景区是旅游热点;文化艺术欣赏类旅游热度与所在地区文化艺术场所供给水平密切相关,也与游客受教育水平相关;一线城市消费者更青睐欣赏体验乡村风俗文化、品尝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呈现出距离产生美的现象;西部地区消费者更愿意自驾随性游,体现出典型的地域特征;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存在就近原则,暑热天气消费者选择去北方旅游的需求上升;境外旅游中赴港澳台地区旅游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情持续上升,选择比重超过一半,混合动力汽车尤受欢迎;10-20万元车型最受消费者青睐;消费者对汽车除了代步之外的其他功能的需求在增长。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可以有效促进消费,但近半数消费者尚不知晓相关政策;家电是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购买的主要商品;多数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活动享受到的优惠在1000元以内,与消费者的期待值(绝大多数希望优惠1000元以上)存在一定差距。
增加居民收入是提振消费的关键;社保的完善、就业的稳定、家庭成员的健康是提振消费的基础;消费者对消费价格比较敏感加剧了消费市场的价格竞争程度;多数消费者认为517新政后房价下跌态势趋缓,表明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温和趋于底部的过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