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高端访谈》中,对援几内亚比绍板丁渔业码头项目工程建设的移交的工程照片,以及项目视察照片做了展示,这是作为央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
几内亚比绍是非洲西部一个沿海热带雨林国家,北接塞内加尔,东、南邻几内亚,西濒大西洋,经济以农业和渔业为主,是大西洋最重要渔场之一。这个国家岛多,总共有88个小岛屿,沿海大陆架长160千米,专属经济区7万多平方公里,拥有鳞鱼、对虾、龙虾、螃蟹和软体鱼等海产品,年捕捞量约30万-35万吨,向外国渔轮发放捕鱼证是几比的主要外汇来源。
为了帮助几内亚比绍改善渔民作业环境、实现高质量现代化发展海洋经济的目标,2018年10月23日,我国援几内亚比绍板丁渔业码头项目正式开工。项目由中船九院设计、中铁广州工程局承建,是几比国内目前最大的现代化渔业码头,可泊手工渔船泊位总长1275米,港内能够容纳约250艘手工渔船。
项目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石料。根据方案,工程需要十多万方石料,这个数目放在国内是很简单的事,但在几内亚比绍却是一个天文数字。该国石料开采速度缓慢,石料场到首都比绍有200多公里远,运输困难。为此,张成专门到周边国家考察:塞内加尔、几内亚、佛得角……但是转了一圈下来,情况都不理想,只好还是在当地想办法。一方面,联系当地的大石场谈合作;一方面也不放过小商家,只要谁有石料,张成都去收;同时,还从国内调运采石设备支援。经过多方努力,石料问题终于解决,工程终于走上了正轨。
2020年3月,新冠疫情使得几内亚比绍宣布全国进入安全紧急状态,项目停工。后来,复工后,由于人员不齐,项目只能缓慢进行。期间,集团公司、港航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海外员工处境,积极应对海外工程挑战,克服了属地新冠疫情反复、工业基础薄弱、资源调配困难、船机运输时间长等方面难题,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为了最大限度给当地居民提供便利,这个码头项目是边建边使用的——比如,把路修好了,当地居民马上就能用;建起了水塔,马上就让周边的居民以及水产市场有水可用。当地人民对项目部的努力大为赞赏,他们穿着工作服走在街上时,不时会碰到当地人竖起大拇指,说一句“China,good!(中国,好!)”。
曾经,几内亚比绍只有简陋的码头设施,还有大片红树林和沼泽,船舶甚至不能完全靠岸,引堤护岸没有台阶,只有滑坡,渔船卸货时,作业人员稍有不慎就容易滑倒摔跤。如今,几内亚比绍板丁渔业码头引堤护岸全部修成台阶,还增加了南北两座防波堤,使当地渔民彻底告别了以往靠船卸货的难题,从根本上促进了当地渔业的发展,为该国发展蓝色经济提供了坚实支撑,是中国和几内亚比绍两国深厚友谊的又一有力见证。(中铁广州局:张勇 郝留建 陈铭智 李守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