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一厨餐饮筑牢“品牌”护城河 为深化客户合作奠定基础

2024-04-23 09:34:02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成立于2012年,现服务客户数量达40余家,公司员工达到500余人,这就是团体膳食一体化高品质服务运营商——成都一厨餐饮的规模。从企业规模来看,在中国团餐行业快速发展阶段,一厨餐饮并没有盲目扩大企业规模,而是稳扎稳打,通过不断修炼内功,收获了不少知名企业的认可。

  在近期举行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第二届“安康杯”烹饪技能大赛中,一厨餐饮凭借自身在“菜品创新和口味”方面的优势再次胜出,为深化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何一厨餐饮能够脱颖而出?其背后成功的秘籍是什么?我们不妨透过现象看本质。

  坚持创新

  大部分传统的团餐企业在搭配方面,向来都只提供“丐版”配置,简单的荤素搭配,长久不变的菜单,过于粗糙的摆盘,显然无法引起用餐者的兴趣和食欲,更无法持续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每间隔一定的时间,一厨餐饮内部就会组织人员重新研究菜单,在保证营养和实用性的基础上,注重产品的创新升级,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具体来说,考虑食材的季节特点,结合不同地域顾客的口味喜好,有针对性开发菜品,并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包括融入甜点、水果等等,让产品更贴近顾客需求,以此提升客户满意度。

  甄选食材

  菜品口感的优劣,除了考验厨师的烹饪实力外,原材料的选择亦格外重要。一厨餐饮在发展过程中,与肉、禽、蛋、水果、蔬菜、水产品、调味品等不同细分领域的优质供应基地与企业建立了长期供应关系,并不断开发更优质的供应渠道,也同步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公司,从源头入手,采购品质更优,价格更亲民的食材,可以进一步保证食材的品质和货源,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另外,一厨餐饮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公司以网络作为数据传输渠道,以餐饮信息化管理软件作为管理平台,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订单、仓库入库、质量验收等环节中进一步保证食材的质量与安全。

  加工安全

  食品安全是每一家餐饮企业的立身之本。一厨餐饮除了在原材料采购以及配送过程中下功夫外,在加工环节和场地方面同样毫不马虎。

  首先,一厨餐饮为每一个项目购买了场地公众责任险和食品经营责任险;出台了个人卫生标准、厨房卫生标准、原材料加工卫生标准、菜品生产阶段卫生标准、供餐卫生标准、环境卫生标准、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业“五四”制度、饮食卫生安全关键控制点管理以确保每个环节万无一失;建立应急方案,各个项目每餐须做好食物留样工作,须设有专门的留样柜及负责留样的工作人员,每个品种留样量在150克以上(要求为熟食),留样食物须至少存放48小时,所有留样须有记录和标识备查,对留样杯每餐都要浸泡消毒并做好记录。出现特殊情况须立即启动《食物中毒事故紧急处理预案》,并按国家《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1999年12月24日,卫生部令第8号)》进行事故处理。

  倾听客户反馈客户反馈是一厨餐饮不断改善的重要依据。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一厨餐饮首先对“客户反馈”、“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进行了严格界定,而且建立了完善的用户反馈机制。坚持从用户反馈信息中分析出用户需求,所有用户需求将会转化成产品需求,最终通过产品来满足用户的要求。通过这一过程,一厨餐饮不仅可以及时查漏补缺,而且可以根据客户的诉求,提供更好的用餐体验和菜肴选择,以满足用餐者的需求和期望。

  出类拔萃者,必身怀绝技。一厨餐饮作为历经市场洗礼餐饮一体化服务商,能够成为行业佼佼者,其成功之道已然清晰可见。面向未来,一厨餐饮将以“发展健康食品产业,为大众提供健康餐食”为使命,致力于打造从种子到筷子的安心健康食品全产业链,为更多团体单位、军队、政府机关单位、教育系统、高铁、航空、医疗系统、酒店餐饮、白领、家庭、社区、商超等提供安全、健康、便捷的食品。


编辑:徐霞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