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微众银行以AI大模型赋能科技金融发展,获“2023中国金融数字化转型最佳创新应用项目”奖

2024-04-19 16:09:29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日前,由赛迪顾问组织的“2023中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最佳创新应用项目”评选活动正式揭晓,微众银行凭借以AI大模型赋能科技金融发展的实践,从全国众多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2023中国金融数字化转型最佳创新应用项目”荣誉。

  据悉,本次评选由国内权威的数字化转型研究机构——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旨在以先进典型案例进一步鼓励金融科技应用创新,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发展。赛迪顾问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评估标准,微众银行获此殊荣,代表其应用AI大模型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的实践成果获得高度认可。

  构造行业领先的百亿级参数企业AI大模型

  赛迪顾问同期发布的《2023年中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报告》提到,当前金融越来越向实体经济靠拢,数实融合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其核心就在于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实体经济中。

  实践过程中,微众银行使用近百亿企业公域数据构造行业领先的百亿级参数企业AI大模型,并率先实现应用,赋能数字化大数据风控、精准触达及企业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还通过AI大模型搭建企业特征库,丰富细粒度客户画像,广泛应用在贷款、保险、投融资等海量业务上,实现超百亿增益放款、45项企业金融应用和20件大模型专利提交,持续开拓新型业务应用场景,助力数智融合迈向新台阶。

  AI大模型细化客户认知颗粒度,助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具体到科技金融场景,由于科技型企业相关数据普遍存在来源不同、非结构化、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而这些广泛存在的问题都无法通过人工简单处理,微众银行科技金融展开对AI大模型的探索,创新性地构建了垂直领域大模型,通过聚合海量的科技型企业数据,并依托大语言模型的文本处理能力,实现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认知颗粒度的大幅提升,并将其充分应用于“贷”“股”“策”“保”等方面,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

  信贷方面,微众银行科创贷款产品引入了人才信息、知识产权、交易数据等多源数据,能够为企业提供线上化、无抵押、操作便捷、额度更高的信贷服务。在此基础上,微众银行通过运用大模型实现数字化触达、运营和大数据风控,提升信贷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并通过不断提高企业认知颗粒度,分析不同科技型企业的信贷需求和规模,再借助线上广告和公众号等方式数字化触达企业,提升信贷服务的覆盖面。同时,科创贷款还能结合科技型企业用款表现、用款时点和风险表现,实现动态调额、旺季降息、灵活还款等用款优化,提升服务的客户满意度。截至2023年末,微众银行科创贷款产品已吸引近43万家科技型企业前来申请,累计授信超3800亿元。

  作用于股权融资方面,微众银行运用大模型实现了科技型企业与投资机构的精准匹配,有助于提升融资效率、缩短融资周期。目前微众银行已推出以“数据+AI大模型”为驱动的“数字创投”服务,打造银行体系内首个专注为科技型企业服务的投融资综合平台——微创投平台,同时基于AI大模型生成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画像与机构投资偏好细粒度标签,构建企业与机构价值评估体系,为融资企业与投资机构双向精准推荐,准确率达到行业头部FA机构水平,让投资变得更科学,让融资变得更高效。

  而作用于政策支持方面,微众银行借助大模型,基于科技型企业经营状态、财务水平和税务情况等数据,将其与各项国家政策实现精准匹配,助力将多项惠企政策精准传递到企业手中。而在融资担保方面,微众银行基于大模型辅助风控实现对批量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信用判断,通过与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发挥增信、分险等机制优势,让金融服务更下沉,覆盖更广泛的科技型企业。

  当下,科技金融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需要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硬实力,而以AI大模型等为代表的前沿数字技术,必将推动科技金融的创新发展。微众银行以科技驱动金融发展,以金融助力科技创新,将继续提升前沿数字科技探索与应用,持续开垦数字科技应用的沃土,助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编辑:沈露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