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对联网在线科普:对联的“五相二忌”

2024-04-02 10:26:01 来源: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门”的文化现象和文学形式。华夏对联网资料显示对联起源于五代,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流传至今,可谓源远流长。它兼诗歌散文之长,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包罗万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和名胜古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何学会写对联呢?华夏对联网就要带您先了解对联“五相二忌”的要求

  对联有以下“五相”: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否则不能相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有人特意抓住这一特点,写下了一副字数不相等的对联,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词性相对。汉语词性分为实词与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等,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对联是对偶的艺术,上下联同一位置的字词性要相同。

1.jpg

  为了内容的需要,有时遵从要求可相对宽泛,如以动词对形容词,甚至只要是“虚词对虚词,实词对实词”即可。结构相同。汉语的短语结构分偏正、动宾、联合、主谓等,一副严谨的对联,其上下联的词语结构是一一对应的。意义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相关。所谓相关,就是上下联所写的思想内容必须相互关联(上下联可以是相似、相反、相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同为一件事物的各方面,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平仄相合。为了音节和谐、声韵铿锵,对联要依照近体诗的格律讲究用字的声律。声即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平声即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仄声即现代汉语的上声、去声;律即平仄排列的规律——平仄相间和相同。一联中不能全平或全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宽些,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则一定要与声律相合。

  对联的“二忌”是:合掌。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比如:“神州长空大展翅,赤县广宇雄翔云。”“赤县”就是“神州”,“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下联的意思完全重复上联的。王妄君在《楹联报》中仿照《笠翁对韵》拟了两串“合掌对”,可以积累,以避“合掌”:同字。上下联字相同,称为同字。《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有人拟了一副对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上下联为:冠者五六(三五)舞雩当风风正暖,童子六七沂水濯衣衣犹香。上下联均有“六”字,此处不妨略做变通,把上联中的“五六”改为“三五”,对联就工整了。

  人们欣赏对联,除了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对对子一直是训练学生文字基本功的重要方法。即便在高考中,对联也备受命题者的青睐。作为春联行业深耕近20年的行家,华夏对联网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给大家提供了对联的基础知识、丰富的对联资讯以及对联大全和论坛进行学习交流。


编辑:沈露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