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中信金融资产2023年 归母净利润17.66亿元 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2024-03-29 08:43:05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信金融资产3月28日在港交所发布2023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3年,中信金融资产加快主业转型步伐,盈利能力显著提高,资产质量明显好转,全年实现收入总额758.00亿元,较上年增加105.2%,实现归母净利润17.66亿元。年末资产总额9,681.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主要财务指标均实现增长。

  公告显示,2023年经营业绩实现业绩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一是深化业务协同,积极拓展市场,加强资产管理,叠加资本市场化趋势较上年度有所改善,权益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对公司全年盈利有积极贡献;二是积极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和特殊机遇投资业务,改善资产结构,优化资产配置;三是受经济环境和行业整体影响,为进一步夯实资产,本期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人民币410亿元,进一步奠定了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按照中信金融资产“一三五”战略目标,2023年扭亏为盈,表明其已圆满完成“一年走上正轨”战略目标。

  公告显示,2023年,中信金融资产认真贯彻中央金融工作部署,坚定回归主责主业,加大不良资产主业经营力度,持续改善业务结构,并切实发挥自身独特功能优势防范和化解风险,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实现新突破。

  不良资产经营作为核心业务,2023年,不良资产经营分部收入总额669.55亿元,同比增长110.8%,各类业务全面开花。具体来看,全年新增收购不良资收购规模超1450亿元,不良资产包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领先;实质性重组等其他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期末投资余额为967.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5.6%,实现收益45.57亿元,同比增长38.1%。

  业务布局上,中信金融资产加大重点区域主业投放,资产结构持续优化。来源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资产包余额为1,092.83亿元,占比为59.2%,较上年末增加84.84亿元。全年新增收购的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中,来源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收购成本为270.49亿元,占比80.3%,较上年末增加98.28亿元。

  此外,中信金融资产持续加强流动性管理,通过发债、中长期借款等工具优化负债期限结构,提升备付资金精细化管理水平,净利息支出同比下降,守住流动性风险底线。

  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中信金融资产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成功实施一批实体企业纾困项目和央国企改革项目,加大政府平台化债支持力度,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例如,2023年,中信金融资产实质性重组业务新增投放占比70%,通过纾困盘活,累计带动金融机构近600亿元存量项目实现复工复产;落实“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累计实施房企纾困项目47个,预计保障约4.5万套商品房按期交付。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11月以来,中信金融资产披露了一系列重大事项,如变更公司名称、转让子公司、聘任高管、成立投资与服务合作联盟等,释放出全面融入中信集团的重要信号,将以新形象开启“三年质效显著提升”新征程。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力度,不良资产行业未来是一片蓝海。中信金融资产在公告中指出,2024年,将继续围绕“一三五”战略目标,坚持“夯实基础、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总体思路,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聚焦主业、回归本源,牢牢把握不良资产行业发展机遇,依托中信集团产融并举优势,积极调整优化资产配置和业务结构,不断提升经营质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沈露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