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传递赣鄱酒韵,四特十五年获评“首届江西特色伴手礼”

2024-03-25 15:57:06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来江西旅游,你都会带什么伴手礼回去?有一款江西名酒可谓“神仙级”的伴手礼,不仅风味上佳,从包装设计到收藏价值都是诚意满满,那就是获得省级部门挂牌认证的特香白酒——第五代四特十五年。

  近日,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西省商务厅及江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礼遇江西 赣出精彩”首届江西特色伴手礼评测结果公布,作为四特酒在高端产品体系中核心产品,四特十五年凭借艺术性的造型、出众的特香口感、卓越的品牌价值等优势脱颖而出,获评首届江西特色伴手礼。下面一起来领略这份好礼的“硬核”实力吧!

0b86995600722be8f001b156715de4df_b84c77448ac44e3ba789484cd4196523.jpg

  艺术之礼,国瓷名酒赠君子

  俗话说送礼就是送门面,第一印象很重要。四特十五年的外包装优雅脱俗,艺术鉴赏价值拉满,瓶身造型为一朵素雅的玉兰花,这个标志造型从初代四特十五年一直延续至第五代产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玉兰花有纯洁典雅、和谐美满的寓意,蕴含豪迈洒脱的君子之风。此外,酒瓶上的两个小球需敲碎才能倒酒,在美观之余还能起到防伪作用,也是设计中的一处点睛之笔。

0adc02c8dbdecc786fb35978e9671c62_89754e4f50c244b796fd45014c478b00.jpeg

  四特十五年的外观不但有玉兰之型,更有匠心之神。每一个酒瓶均由景德镇陶瓷名家悉心雕琢打磨,需经过60多道工序,其中包括6-7次模型打磨、约100小时模型制作、3次反复进炉烧制,至少要花费33天以上的时间方可塑造成型。全新升级的第五代四特十五年在外包装的色彩搭配和选材上还做了进一步优化,可谓极具文化和艺术元素的高端之礼。

  美味之礼,赣鄱山水孕特香

  既是江西特色伴手礼,自然要体现江西的地域特色,而在江西白酒中最有代表性莫过于特香型白酒。作为特香型白酒的开创者,四特酒对于口感的把控已是熟稔于心,每一滴四特十五年都蕴含着赣鄱大地的风物和文脉,孕育出独一无二的特香风味。

  第五代四特十五年凝聚着地与人、古与今的智慧。在选材上,赣鄱稻米、赣江水源、龙虎山红褚条石均是酿就好久的江西独家“特产”;在工艺技术上,沿袭江西樟树的“清江土烧”古法酿造精髓,秉承省级非遗“12353”特香酿造技艺,经专业酿酒大师团队研发,甄选2008年优级头部基酒作为骨架,辅以20年以上调味老酒进行组合调味,更好的基础酒、更老的调味酒、更优的过滤工艺,呈现更加优雅细腻的口感。

93edbd27753d7e047ac1a75606a63f11_642fa7be9ee64b6cab35d5d7cc9e9915.jpg

  将四特十五年倒入品酒杯中,可以看到其酒质微黄透明,挂杯持久,微嗅之下,能感受到富有层次的原粮之香,入口时,浓头、酱尾、清中间的“一口三香”风味奇妙,柔润丝滑的口感令人神醉,饮后回味无穷。酒液萦绕唇齿间时,或许能领会到那份“酒中真君子,人生真性情”的妙趣。

  厚重之礼,荣誉加身显档次

  一份经典伴手礼的“份量”经过消费者与市场的双重验证。在这次伴手礼评选活动中,四特十五年与200多件产品同台竞技,由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与相关部门、检测机构、行业组织的专家评审共同评选,经过初评筛选、线上评测、现场终评三大环节方脱颖而出,成为市场和官方认可的特色伴手礼。

  在此之前,四特十五年早已成为行业内赫赫有名的名酒佳酿,也获誉颇丰。多年来,四特十五年频频亮相各类行业评选及大型展会,斩获“江西精品”“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青酌奖”等荣誉。此外,四特十五年还曾作为中国(南昌)数字经济与新基建产业发展大会、第六届中医药健康科普大会等重要场合的指定用酒,成为人们眼中实至名归的江西名酒。

b51134a083cb7d22d0e820b59ac448d9_46b6939e0e0b468ca0e99ff839f49a12.jpg

  包装典雅,口感独特,独具价值,四特十五年可以说满足了人们对优质伴手礼的所有想象,此次获评首届江西特色伴手礼头衔,可谓名副其实。春光正好,来江西感受自然魅力的同时,不妨带上四特十五年,带走那份与众不同的赣鄱风情。


编辑:沈露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