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践行为民宗旨,创新保险保障 中国人保健康“青山在▪收入保障险”重磅上线

2024-02-28 16:17:02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国人保健康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扩大保险保障覆盖面,尤其关注约3亿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融入当地的新市民群体,聚焦职业风险较为突出的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市民,联合蚂蚁保开发不与户籍挂钩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重磅推出“青山在▪收入保障险”,通过补偿劳动者因疾病或意外导致工作能力丧失所造成的收入减少或中断,提供失能兜底保障,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创新失能保障  服务民生的必要举措

  从历史沿革看,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德国的私营救助基金为失能矿工给予收入补偿,而作为独立险种则问世于19世纪末。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已经成为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应对劳动者失能风险的重要措施,是其社会保障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从现实需要看,随着科技和医疗水平的进步,重大疾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再考虑到各类高风险、高支出疾病发病的年轻化和退休年龄延长的趋势,劳动者在职期间发生疾病风险的概率大幅增加。劳动者一旦发生严重意外或疾病,可能面临因无法工作而失去收入,即处于长期失能状态,这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将造成财务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

  目前,我国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根据《2022年度商业健康保险经营数据分析报告 》显示,失能收入损失险在健康险市场规模非常有限,合计保费仅占比0.2%。

  中国人保健康此次推出的“青山在▪收入保障险”不仅是为了弥补失能收入损失险的市场缺口,创新健康险产品内容和服务,更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基于人民群众对于失能收入损失险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进行的必然尝试。

  保障全面持久 抵御风险的有效利器

  “青山在▪收入保障险”的投保年龄为16-55周岁,缴费期和保障期均为10年。为满足客户不同需求,产品分为50万保额、100万保额、200万保额三种方案,客户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对符合理赔条件的客户,人保健康按月支付固定额度的理赔款,每月最高2万元,最长可赔付100个月,为失能客户提供可自由支配的经济补偿,减轻家庭因失去收入带来的经济压力,有效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问题。

  “青山在▪收入保障险”满足了消费者小病、大病和久病都有保障的需求。保障内容包含住院失能收入损失保险金、特定疾病失能收入损失保险金和功能损伤失能收入损失保险金三项保障责任,不仅包括了肺癌、较重急性心肌梗死等70种高发重疾以及颅脑、肢体运动等4大类功能损伤,还可以保障骨折、阑尾炎等日常手术住院,切实保障了广大劳动者,尤其是职业风险较高的新市民群体因为意外和疾病导致的收入中断风险,为其解决“后顾之忧”,提高了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在价格方面,“青山在▪收入保障险”的保费固定,不必有涨价的担忧,不用害怕产品停售。该产品可与重疾险、医疗险三者相互补充,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提高应对意外及疾病风险的信心和底气,帮助客户早日走出失能的困境。值得一提的是,凭借着性价比高、保障全面等优势,该产品入选了蚂蚁保“金选”,是蚂蚁保根据投保门槛、保障范围、性价比、服务理赔、公司经营5大维度从平台上优中选优挑选出的产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认为,此次开发上线创新型失能险,保障责任聚焦于患病后的收入补偿,最大限度释放了商业健康保险的杠杆效应,也为失能险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商业健康险的均衡发展。

  中国人保健康在中国人保集团“卓越战略”的指引下,积极践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扎实履行金融央企的社会责任,坚持创新互联网健康保险业务。未来,中国人保健康将持续深耕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通过开发更多价格普惠、保障全面的健康保险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险保障水平,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沈露
审核:郭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