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CPT Markets交易分析:市场不变的真理!核心获利之道!交易者必须掌握二八法则!

2024-02-21 15:43:24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读者是否熟悉交易领域中的二八法则?CPT Markets分析师指出,这个法则不仅适用于金融领域,还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与情境,该法则主要提醒我们,不要过度聚焦于均等分布,因为某些关键因素可能更加重要,而若我们能专注于这些关键因素,将有助于实现更大的效益。

  以商业领域为例,大部分的利润通常来自于仅有的重要客户、产品或市场;又或是企业可以透过集中资源和努力来发展这些「高价值」的领域,以确保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并实现更有效的经营策略;以生活化的例子来说,假设你的微信好友有几百个,但经常聊天的人却只有20%,因为剩余的80%基本不会联系。

  二八法则源自意大利经济学家Vilfredo Pareto对土地拥有分布的深入观察,在其研究中,发现约80%的土地归属于意大利人口中的20%;相反,剩余的20%土地则分布在其余80%的人口中,形成一种显着的不平等现象,而这一观察迅速扩展到其他领域,成为二八法则的基础概念。

  CPT Markets分析师指出该法则主要强调少数核心因素或个体对整体结果的巨大影响,成为优化资源分配和提高效率的重要理念。不过,读者应该注意的一点是,二八法则虽然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事务,但是并非说明所有事务的差异都以8:2为准,具体的比例会因不同的情况和领域而有所变化,换句话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实际比例可能是70:30、90:10,甚至可能极端到99:1。

  深入挖掘这法则,我们发现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都存在类似的规律。在进行交易时,你是否经常能感受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不同呢?如果我们以二八法则作为参考,将会有80%的人是亏损的,即大部分人对市场的看法是错误的。而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获得越多人的认同和赞同,内心的自信和愉悦感就会不断增强;相对来说,若周围的人对你的观点提出质疑,那么在这情况下,你定会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长期以来,当支持某一观点的人越多,错误的观点也可能变成了普遍接受的正确观点。

  但市场是独立冷酷的,它并不在乎支持错误观点的人数有多庞大,因为错误终究是错误!CPT Markets分析师提醒投资者,在交易市场中,正确的观点与判断对于获取成功至关重要,千万不要因为与大众的看法有所分歧而背弃自己原先的选择,因为透过二八法则,我们深知通往成功往往是一条寂寞的道路!

  在股市投资中,二八法则也是显而易见的。关注美国市场,仅有少数的股票能够跑赢美国公债,且整体股市的长期上涨趋势主要来自极少数股票的大幅涨势,而根据二八法则可以从中了解,大多数的投资者往往选择那些报酬低于公债的股票,这也是为什么指数投资备受世人追捧,因为要想投资那些极少数表现优异的股票实在太艰难了,但这便是八二法则的残酷之处,即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利」。

  而当我们拥有二八法则的概念后,不管是在交易领域,还是生活方面,皆能够透过细致观察找出那关键的20%,并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这关键的20%上。这种做法除了可以使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更加高效,更能提升生活质量,使工作表现更为出色,达致「时间管理的优化」。

  最后,CPT Markets分析师根据其多年的行业经验分享,在金融市场,正确通常意味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往往是一个孤独而寂寞的旅程。至于那些内心相对脆弱的人来说,他们反倒是无法在没有他人认同的情况下坚持走下去,在此情况下,其可能得重新评估自我,或许投资交易并不适合他们。


编辑:沈露
审核:郭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