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央国企拥抱“数据资产入表”大时代

2024-01-22 09:43:49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2024年起,数据资源将被视为一种资产纳入财务报表。

  数据资产入表,将激活万亿级市场

  从2022年末“数据二十条被”搬上台桌,到2023年10月国家数据局“揭牌”,再到2023年12日31日《“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发布,一系列相关政策在过去两年的陆续公布……,数据要素将被激活成为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数据资产“入表”对于企业的意义分为两种:

  财务维度看,企业将“数据资产”放在资产负债表中,可一定程度提升企业利润率,缓解业绩压力。这也是为可众多上市公司市值远高于利润和收益。

  发展维度看,数据资产入表可以彰显企业数据资产价值,数据使用者可以通过分析,对业务运营与管理决策进行优化,也能让数据助力商业模式创新。

  数据资产入表,央国企先行凭什么?

  业内专家指出:数据资产入表,最先行动的企业会是央国企和上市公司,原因如下:

  1、政策支持:国家高度重视,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央国企加强数据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2. 数据丰富:央国企业务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内部和行业数据资源丰富,可挖掘价值大。3. 组织执行:央国企集团型组织多,便于统一规划,垂直管理机制便于推动各级单位执行。

  4、安全要求:央国企涉及国计民生,数据安全方面要求严,有利于打造健全数据治理环境。

  即使拥有成熟的数据治理体制与经验,也需要更先进的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来支撑持续优化。

  基于蓝凌MK的数据资产管理平台

  针对企业存在系统分散建设,数据共享不充分、数据多头管理,职责界定不清晰、数据缺乏标准,无统一的数据管理工具,导致数据使用难等痛点,蓝凌基于MK数智化工作平台dPaaS数据引擎,帮助企业快速构建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推动企业数据治理的体系化管理、场景化应用、智能化运营。

蓝凌MK-dPaaS全景图
蓝凌数据资产管理

  该平台能全面满足央国企升级数据资产管理与运营,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快速采集多源数据,构建企业级数据仓库更简单;

  • 组织内外多类型数据采集更智能,支撑多域应用;

  • 人、财、事多种数据分析模型,经营决策更精准;

  • 报表可视化配置,定时多端推送,降低企业成本。

  1个数据资产平台赋能N多场景应用

  基于蓝凌MK-dPaaS搭建统一数据资产平台,用一套数据赋能所有应用,让在企业在众多数据消费场景,创造更多价值。

  • 经营看板:面向央国企高管打造的数据看板,支持企业关键KPI数据展示,集成生产、营销、研发等领域数据,助力决策者掌控全局,更高效推进工作。

新能源高管门户-经营看板

  • 流程看板:集团各级组织流程运行现状一目了然,快速定位低效组织;层层穿透,识别堵塞点与不合规现象,精准到人与流程环节,支持组织效率持续优化。

医药-流程分析

  • 运营看板:集成生产运营领域多个业务系统数据,自动统计与分析,通过多样图表展示运营领域最新数据,让水务、金融、交通等领域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更高效。

水务-运营数据
证券-运营数据

  • 人才画像:提供员工结构比例、薪酬构成、出勤情况、培训考核完成度等维度数据分析,助力高层掌控组织情况,调整人力资源战略。

通信-人才看板

  • 营销看板:支持企业营销与服务领域数据自动汇总、统计与分析,包括各区域签单收入、服务收入、客户满意度等,助力业务决策与营销调优。

医药-销售看板11

  • ESG看板:提供丰富的图表满足多数据处理需求,让企业ESG数据可视直观,包括环境E领域的碳排放量、绿色能源利用率等,社会S领域的安全事故率、员工培训量等,治理G领域战略目标达成率等,帮助企业全面评估与持续优化ESG工作。

  蓝凌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已经众多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将助力包括不限于央国企、上市公司在内的组织,实现“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的升级,用数智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

  蓝凌软件2001年成立于深圳,网页搜索“蓝凌软件官网”“蓝凌门户”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蓝凌研究院”“蓝凌MK数智化工作平台”,或添加蓝凌顾问微信“landray888”,申请免费体验蓝凌数智化办公产品!


编辑:沈露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