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国拓国际与贵州青酒达成战略合作 携手开启共赢新篇章

2024-01-15 14:43:58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024新年伊始,属于贵州酱酒产业的崭新画卷已经拉开。在风景秀丽,素有“黔东大门”之称的黔东南州镇远县青溪镇,国拓国际董事长谭治宇与贵州青酒董事长朱伟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在品牌提升、产品研发、渠道拓展、供应链优化、技术和管理支持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签约仪式后,国拓国际董事长谭治宇在贵州青酒各位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贵州青酒酒厂。

  2023年,中国酱酒产业进入调整期。价格倒挂、库存高企、动销困难,仍是成为了压在中国酱酒行业肩上的“三座大山”。进入2024年,中国酱酒产业的调整不会停止,品牌分化仍将继续。想要在存量市场攫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十分关键。对于地方酱酒企业来说,面对头部酒企的下沉,只有携手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强化品牌影响力,才能平稳度过产业调整期。

  以国拓国际和贵州青酒本次合作为例。贵州青酒选择国拓国际作为合作伙伴,正是看中了谭治宇深厚的行业积淀。谭治宇作为扎根中国白酒行业的资深人士,不仅在品牌运营方面有着过人的能力,而且对于渠道建设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国拓国际在谭治宇的带领下,已经成长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企业。

  对于国拓国际,贵州青酒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合作伙伴。首先,贵州青酒历史悠久,“1234”历史文化密码已经深入人心;其次,贵州青酒在朱伟董事长的带领下,已经发展成为包含生产厂房16栋,窖池1580口,全面技改后酱酒产能预计达到1.2万吨,采用独特洞藏的现代化白酒企业;最后,贵州青酒有着清晰的长远规划,将秉持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高质量发展的管理理念、真年份品质的产品理念、复兴贵州名酒的品牌理念、共创共享、厂商一家的平台理念,向着达成十年6000亿市值的目标大踏步前进。有历史、有实力、有规划,贵州青酒作为贵州酱酒产业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毫无疑问将成为国拓国际加速开拓酱酒市场的好帮手。

  在交流会的签约仪式上,谭治宇董事长和朱伟董事长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双方共同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仪式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在品牌、市场、客户、服务、产品、技术、渠道交流与合作,推动彼此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签约仪式后,谭治宇董事长与贵州青酒各位领导一起参观了企业生产车间、藏酒馆以及洞藏基地。在生产车间,谭治宇董事长对于贵州青酒的“四好品质”,即基因好、口感好、体感好、健康感好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藏酒馆,谭治宇对于贵州青酒的历史以及深藏其中的陈年佳酿给予了高度赞扬;最后,谭治宇董事长参观了面积近两万平方米的洞藏基地,包括曾经的品牌代言人刘青云所藏的一坛好酒在内,一坛又一坛的上乘佳酿在恒温恒湿环境中逐渐熟成,熟成的基酒再经勾调就能形成属于贵州青酒“酱香柔雅、老酒陈香”的独特风格。

  贵州青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贵州青溪酒厂”。1955年,由镇远县青溪镇当地的七家老字号酒坊公私合营成立,1958年改制为国营酒厂;1970年响应政府号召,在茅台专家指导下开启了大曲坤沙酱酒酿造。1986年,青溪大曲荣获贵州名酒称号同年采用洞藏技艺升华了酒体风格,并推出全面升级后的酱酒产品。1996年,贵州青酒从中国文化哲学中挖掘出“喝杯青酒,交个朋友”的品牌价值,并于2000年开始邀请刘青云在央视代言,从此“喝杯青酒,交个朋友”的口号火遍了大江南北,2000年以来更是连续三届蝉联贵州名酒称号。

  展望2024年的中国酱酒产业,“加速复苏,格局固化”依然会是主旋律。名优酒企将会继续大踏步前进,持续压缩地方酱酒企业的生存空间。虽然政府持续出台政策,鼓励地方酱酒企业做大做强,但是地方酱酒企业的破局之路依然十分艰辛。国拓国际与贵州青酒的合作,将为地方酱酒企业实现“破局”带来新启示,推动地方酱酒企业成为中国酱酒产业向前发展的强大引擎。


编辑:徐霞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