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下午 “首届全民诚信文化节”暨“诚信之夜 迎春晚会”的筹备会议在河北省邯郸冀南新区“诚信文化教育基地”隆重召开,这也意味着“首届全民诚信文化节”的举办地即将落户邯郸,举办此次“首届全民诚信文化节”的目的是为了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及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诚信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着力打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氛围,加快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大力宣传诚信文化,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广泛调动社会各方支持意愿和参与热情,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合力,推进诚信文化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形成多方参与机制,全面提升社会公众诚信道德素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弘扬真与善、诚与信的传统美德。
深刻理解诚信文化教育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诚信文化教育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诚信文化教育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学习及交流。
邯郸市诚信文化教育基地负责人尹浩成在座谈会上对参会的领导、专家及企业家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全民诚信文化节”能够落户在邯郸充满期待。并充分肯定了诚信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诚信文化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的文化基石。在全面深化改革、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新时期,加强社会诚信文化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诚信认知度,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形成了重要的驱动力,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具有重大意义,也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光荣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国诚信建设促进工程项目办公室主任程忠民在会上指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诚信文化建设,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下,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诚信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仍存在诚信文化缺失、诚信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因此必须认识到,诚信文化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不断推进。积极开展诚信文化教育,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推进全民修身行动、深化整治庸懒散奢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培育良好社会道德风尚逐渐形成,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的迫切要求。
本次座谈会得到了与会领导及各级代表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认可。诚信文化教育迫在眉睫,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文明与诚信是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美德。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信息千变万化的社会里,文明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