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第二届“万众同心·共创美好”志愿服务研讨会在昆明举办

2023-11-13 16:24:02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11月10日,第二届“万众同心·共创美好”志愿服务研讨会在昆明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探讨家校社共育的重要性,促进家庭教育行业发展和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

20231113162533BPvjS7.jpg

  中宣部办公厅原主任、机关老干部书记薛启亮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家庭教育事业部部长、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王光宏,上海都市型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蒋敖龙,也分别表达了对志愿服务事业的肯定和支持。他们一致认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衔接、协同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求,更是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20231113162527njkND9.jpg
20231113162517oqbdX8.jpg

  作为活动主办方代表,上海社会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温新表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两大支柱,而社会教育是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社会责任感。他认为,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成立的云南昆明家庭教育家校社共育实践中心意义深远,要坚持科学教育观念,增强协同育人共识,为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202311131625111ufPpF.jpg

  上海社会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德云作了关于“家校社共育”的主题报告。他详细解读了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五美五好”的理念,即心美、念美、言美、行美、事美以及你好、我好、家好、国好、世界好。呼吁通过家校社共育构建美好家庭、美好校园、美好社区,倡导万众同心,培育未来的大才。

20231113162505Q86ULa.jpg

  陈德云还以“万众同心∙共创美好”为主题,深刻阐述了“全心全意、万众同心”的愿景和“吾老吾幼、共创美好”的使命,并强调了“有温度、有情怀、有良知”的价值观,以及“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宗旨。

20231113162500y8QMrj.jpg

  本次研讨会同期举行了家庭教育行业发展家校社共育合作组织启动仪式、云南昆明家庭教育家校社共育实践中心揭牌仪式、中华志愿者协会万众同心志愿服务总队昆明市项目办公室成立仪式。

  研讨会所发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着眼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通过将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这一举措也为志愿者们提供了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服务中不断成长。

20231113162452PmMhb9.jpg

  上海社会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昆明联络处的成立则为整个研讨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中心主任温新、常务副主任陈德云为昆明联络处负责人向太勇、余正坤、朱喆颁发聘书。温新认为,这一新的联络处将有助于更紧密地与当地志愿者和社区联系,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在昆明地区的深入发展。

20231113162448M9KXyc.jpg

  除了上述人士,资深媒体人、家庭周报副社长王好凤,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委会副理事长徐碧荣,上海申田高科园园区主任徐莲凤,四川成都耀亿集团董事长罗亿,陇南川渝商会常务副会长余芳,百圣书院联合创始人彭育,AXKG职业能力水平考试评价中心四川省管理办公室主任熊燕飞,万众同心志愿服务总队昆明市项目办公室主任肖昕霖,云南昆明家庭教育家校社共育实践中心秘书杜雨薇等重要嘉宾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为家校社共育、职业教育、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编辑:沈露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