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除了不良用眼习惯,天气转凉也可能诱发青光眼!

2023-10-16 16:28:09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青光眼作为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人们的视力。据统计,在我国,现有青光眼患者超2100万人,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为0.68%[1]。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青光眼科李秋梅主任表示,除了不良用眼习惯,天气变化也是诱发青光眼的重要因素。

  天气转凉,当心青光眼

  青光眼也叫“视力杀手”,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如果不及时治疗,视野可能全部丧失而至失明。

  一般来说,具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及远视、眼压高、糖尿病及有心血管疾病等身体问题的人更容易中招青光眼。

  但很少人知道的是,天气转凉,青光眼也会“趁虚而入”,且一般在突发强冷空气入侵的24小时内发作。

  因为随着强冷空气袭来,气温骤降时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自主神经干扰血压而使眼压波动,进而造成青光眼发病。

  特别是闭角型的青光眼患者,在这种天气时瞳孔较大,容易造成瞳孔阻滞,从而诱发眼压升高。

  预防青光眼,平时生活应注意什么?

  当下,秋意渐浓,尤其是早晚温差大,空气变得干冷时,容易诱发眼疾的发作。那么在天气剧烈变化的时候,如何更好地预防青光眼的发展呢?

  首先,在温差变化大的冬春季,要关注天气预报,少在照明不足的室外停留,强冷空气来临时尽量不外出。

  其次,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因为咳嗽、打喷嚏等都会诱发眼压升高。在温暖晴朗的天气下要适度参加户外活动,控制运动的强度、体位等,尽量始终保持身心愉悦。一旦发现眼胀、头疼、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生活中宜清淡饮食,少喝浓茶、咖啡等引起眼压升高的饮料。短时间一次饮水不超过250毫升,一天总饮水量不超过2000毫升,因为饮水量过大也会引起眼压升高。

  注意改变一些诱发眼压升高或可能导致青光眼发作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急躁、忧郁、愤怒。

  如果已确诊为青光眼,也不用过度焦虑。从一开始就要接受系统正规的治疗。定期检查视力、眼压、视野以及眼底变化,控制眼压达一个安全水平,即“目标眼压”水平。

  青光眼虽然是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但是只要早检查早发现,在正规严谨的眼科医院接受科学的治疗,遵医嘱按时复查用药治疗,基本能保持终身拥有有用视力,正常地开展日常生活。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青光眼科李秋梅主任表示,若患者明确诊断为青光眼,则需根据具体病情拟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一般早期、轻微青光眼症状,可通过降眼压眼药水、药物等进行控制;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包含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激光虹膜成形术、睫状体光凝术、现代小梁切除术、各类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以及各种微创青光眼手术,如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微导管辅助内路360°小梁切开术、外路小梁切开术、XEN凝胶支架引流管植入术和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等。

  李秋梅主任介绍,当患者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时,往往会出现剧烈头痛、眼痛、视力严重减退、伴恶心呕吐等症状,在眼压急剧升高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失明。

  此时一定要尽快就医,将眼压降至正常范围,避免造成视力损害。对此,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已开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24小时急救绿色通道”,力求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有效救治,全力挽救患者视力。

  数据来源:

  [1]《青光眼——光明的偷盗者》第2版


编辑:徐霞
审核:郭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