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把脐带捐出来,需要用的时候再用”世上真的有这种“好事”吗?

2023-10-13 16:07:59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为什么要花钱存脐带血,把它捐出去,用的时候刚好和我们配型成功,享受一样的待遇却省掉了冻存费....”

  对部分准妈妈而言,脐带血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她们或在新闻中了解脐带血的用途,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见证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帮助病人重归健康生活。这些信息或案例,虽笃定了她们“抓住”脐带血的决心,却也生出了“捐好过存”的错误判断。

  备受认可的脐带血,与备受争议的冻存方式

  脐带血移植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守护脐血样本的幕后功臣——脐血库带到了大众面前。我国由国家监管成立的脐血库共有七家,分别是北京市脐血库、天津市脐血库、山东省脐血库、广东省脐血库、上海市脐血库、四川省脐血库、浙江省脐血库。

  很多了解过脐带血储存的宝妈都知道,7家脐血库都有“双重身份”——自体库与公共库。其中,自体库用来存储储户自用的脐带血,公共库用来存储提供者自愿捐献供他人使用的脐带血。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脐血库中的公共库有脐带血库存近8万份,而自体库的库存有40余万份。

  也有“知情人士”披露,之所以有如此悬殊的存储量,是故意为之,公共库检测要求更为严苛。然而事实真的如某些“知情人士”所说吗?自存和捐献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自体、公共库采集数据各有不同?是不是因利益驱使只给群众提供“自存”选项?

  “捐、存”核定不公正?一定要看透它的科学含义

  不论选择哪个渠道,脐带血的筛选与保存均十分严格,以保证将来需要的时候,真正做到有“细胞”可用。专业人员收集脐带血样本后,会借助微生物培养箱来检测其中有没有细菌。过了这关后,样本还需经受母血检测、细胞计数等多项核查,若项目检测结果不理想,这份脐带血就可能无法成功存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捐献和自存的入库标准的确不一样。

  由于捐献的脐带血面对的移植受众是社会群体,属于异基因移植,容易产生较大的排斥反应,因此只有细胞计数更高,移植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而我们自存的脐带血,由于没有排斥反应的困扰,细胞计数标准会相对较低。而这一科学事实也被有心人曲解为“不让捐,只让存”。

  “捐了,想用就能用”?没有这等“好事”

  “捐好过存”的另一个“依据”来源于不少人觉得“捐了也属于我,用的时候还能用”。解开谜题之前,让我们先厘清自存与捐献的真正区别:

  ·自存脐带血

  需要花钱,但相当于我们委托由国家监管的脐血库存储。

  在临床应用中,自体脐带血移植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不仅能为患者节约宝贵的配型时间,还能保证较高的植入率与成活率,为患者减轻痛苦,为患者家庭减轻不菲的经济负担。

  自存脐带血除了给宝贝使用外,其他家庭成员也可以用,比如父母(50%半相合),同胞手足(25%全相合),也可以联合外周血、骨髓应用于祖父母、外祖父母身上。

  ·捐献脐带血

  捐献脐带血,是指放弃自我存储,但不浪费这份生物资源。捐献者将这份脐带血拿出来供给全社会的患者进行配型和治疗使用。而捐献者享有优先配型权,但不保证可以用到自己的脐带血。通俗来讲,如果家人生病,而我们捐献的脐带血已经被使用,那同样要像其他人一样等待几万甚至十几万分之一的配型概率,并且要承担移植排异的风险, 此外也要承担所使用的脐带血的冻存和检测等费用。

  总而言之,自存是为全家留下一份难以复制的保障,而捐献本身就是不求回报的慈善,并不是以省钱为噱头的投机行为。

  随着科学技术和临床科研的不断突破,脐带血将灌溉更大的生命绿洲,也会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大的福祉。孕妈可以在信任脐带血医疗的基础上,正确地分辨各路声音,根据实际条件选择自存或捐献,不要让这份珍贵的生物资源隐入尘烟。


编辑:沈露
审核:郭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