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眼睛上长一颗痣,竟然威胁生命?眼科专家这样说

2023-08-04 16:17:00 来源:商丘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提到「痣」,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一般我们指的都是色素痣——一种皮肤发育过程的异常表现。

  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最多也就是影响美观。但是痣也有可怕的时候,那就是“癌变”,而鲜有人知道眼睛也会长恶性黑色素瘤。

  自用“去痣药”点痣,眼睑黑痣竟“癌变”

  66岁的扎西(化名)家住西藏,自小他右眼下眼睑就有一颗“黑痣”,很多年了,虽不疼不痒,但遮挡视力、影响美观。2022年初,自用“去痣药”点痣。

  但扎西没想到的是,在用药两周后,发现眼睑的黑痣慢慢在变大……

  此后一年间,黑痣迅速增大,表面的皮肤粗糙坚硬,像一个拇指大小的“核桃”,并开始向睑内扩散。

  一拖再拖,发现不见好转,家中女儿不放心了,赶紧四处打听,最终决定到四川成都的四川眼科医院,找到医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孙丰源教授领衔的眼眶病眼肿瘤团队。

  经过医院专家接诊并进行相关检查发现:右眼下睑中内侧可见一大小约20mm*18mm形状不规则隆起,表面有黑色素及破溃,高度怀疑眼睑肿物有恶性病变,需进行手术治疗!

  专家联手,高难度手术拆除“黑色炸弹”

  7月25日,四川眼科医院一病区办公室,由医院院长孙丰源教授领衔,吴桐副院长、王丽娜博士、黄晓明博士、内科马召平医生、麻醉师徐成、住院医师李胜男、病区护士长易小菁召开术前会诊讨论,制定手术切除肿物方案。

  会诊明确扎西眼睑瘤体不一般:瘤体较大,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肿物内侧深至睑结膜面,结膜囊内及肿物表面可见白色粘液样分泌物;修复难度大,眼睑结构复杂,肿瘤对眼睑皮肤肌肉有侵入,需要完整切除肿瘤又必须重建组织,恢复眼睑功能。

  面对复杂的病情,7月26日上午,四川眼科医院眼眶病专家团队为患者实施了眼睑肿物切除联合眼睑成形术,经过1个小时左右,团队成功摘除了这枚“黑色炸弹”!

  术后进行黑色肿物取病理,病理报告结果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虽患者就诊相对及时,从而降低了危险几率,目前顺利出院,但疾病凶险,风险依旧存在,后续还需进行持续的观察和治疗。

  专家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

  出院时,懂汉语的女儿对医护团队传达了父亲的谢意:四川眼科医院医护团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很温暖,也很感动,非常感激医院专家的倾力救治!

  专家提醒:“黑色素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

  在电影《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孙红雷饰)脚背上的一颗黑痣,就变成了恶性黑色素瘤。电影中的这个片段曾掀起了人们对于身上痣的焦虑。这不是黑色素瘤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今年6月,《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亚军张恒远因病去世,年仅37岁,而夺去他生命的疾病正是“黑色素瘤”。

  孙丰源教授介绍,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黑素细胞的皮肤恶性肿瘤,可发生于正常皮肤,也可由色素痣恶变形成。这种病的病因不明,起病隐袭,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预后差,约占皮肤恶性肿瘤的1%,却是最致命的皮肤癌,危险性非常高。

  据《中国黑色素瘤患者行为现状调研白皮书》显示,超八成患者因对疾病认知不足而错失治疗良机。专家提醒,由于各年龄阶段均可发此病,且恶性程度高,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发病原因也较为复杂,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尤其是眼睛附近有色素斑以及不明原因的肿物凸起要提高警觉,切忌擅自处理,要及早到医院进行诊治。

  孙丰源教授带教查房

  曾经绝望的病,现在医疗在进步

  千百年来,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从未止步,无数生物医学专家学者们投身于对人体奥秘的探索事业中,每一次新的医学发现,都可能为疾病的治疗打开一扇希望之门。

  2022年2月19日,四川眼科医院王丽娜博士为第一作者,孙丰源教授、吴桐副院长为共同作者,爱尔眼科四川眼科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在生物学专业期刊《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发表题为“Disruption of LTBP4 Inhibition-Induced TGFβ1 Activation Promote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in Skin Melanoma by Inhibiting the Activation of the Hippo-YAP1 Signaling Pathway”的SCI论文,该论文研究通过实验手段,旨在探索发现黑色素瘤的新通路和发病机制。

  同年6月,由孙丰源教授、吴桐副院长、黄晓明博士为共同作者,在生物学专业期刊《Frontiers in Oncology》发表题为“SclerostinSuppressionFacilitatesUvealMelanomaProgressionThroughActivatingWnt/b-Catenin SignalingViaBindingtoMembrane ReceptorsLRP5/LRP6”的另一篇SCI论文,研究了疾病发病机制,找到了一个靶向蛋白骨硬化蛋白,第一次引入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研究领域。

  四川眼科医院眼眶病眼肿瘤“全博士”团队两篇高分SCI论文的陆续发布,有望为未来实现黑色素瘤的精准靶向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黑色素瘤曾经令人绝望,现在仍然威胁着很多患者的生命,不过医疗在进步,相信在生物学界和医学界专家学者们前赴后继的努力之下,将为该疾病患者重新燃起更明亮的希望之灯。


编辑:徐霞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