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国泰产险 “幸孕儿”获评“金诺·中国金融产品传播典范”

2023-05-11 14:20:00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5月9日,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举办的2023 金诺·第七届金融品牌影响力大会在厦门举行,国泰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泰产险”)推出的“幸孕儿·孕妇及新生儿医疗险”产品在近400个参选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2023金诺·中国金融产品传播典范”。

  《中国银行保险报》始终高度关注银行业保险业品牌建设工作,已经连续六年举办“金诺·中国金融品牌影响力”案例征集活动,每年都有经典品牌传播案例脱颖而出,在行业内起到了示范作用,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本届“金诺·中国金融品牌影响力”大会以“迈向时代新征程 焕发品牌新动能”为主题,旨在打造深受消费者信任的金融品牌,促进行业交流共识,助力金融行业机构品牌影响力提升,为金融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多年来,国泰产险围绕用户需求持续丰富和完善产品及服务体系,聚力打造兼具用户口碑和行业影响力的保险品牌,创新推出的“幸孕儿·孕妇及新生儿医疗险”聚焦于孕妇及新生儿的“万一”风险问题。此前,“幸孕儿·孕妇及新生儿医疗险”荣获蚂蚁保「金选2022年度最受欢迎保险」榜单 “年度最受女性欢迎保险产品”。

  一、洞悉生育保障需求,拓宽服务边界

  孩子作为每个家庭的“掌上明珠”,随着家庭对分娩安全的愈加重视,孕期保障和孩子成长成了准妈妈们关心的焦点问题。国泰产险聚焦生育保障方面需求,开发的“幸孕儿·孕妇及新生儿医疗险”同时保障孕妇及新生儿,完美契合孕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弥补医保和百万医疗险的不足,给准妈妈和新生儿添置一份必要保障。

  “幸孕儿”充分洞悉女性特殊人生阶段的保障需求,突破了传统医疗保险选择生育相关并发症、身体损伤进行免责的问题。在投保规则上,放开胎数与孕周的限制,年龄也放宽到45周岁,具有覆盖用户广等特点;在保险责任上,涵盖了怀孕期间的30种妊娠并发症和30种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保障新生儿从出生到 1 周岁的合理且必要的治疗费用,两者共享住院医疗保额达200万,帮助孕期家庭减轻生育过程由于各种孕期并发症、新生儿先天性疾病治疗所产生的经济压力,是三胎政策配套阵线的重要力量。

  二、精准“普惠”再升级,践行服务初心

  自互联网转型以来,国泰产险积极发挥互联网普惠性优势,以普通家庭成员为服务中心,洞察用户在保障方面的“急、难、愁、盼”等问题精准施策,将有效服务客户需求作为公司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满足多层次保障需求,真正实现保险“普惠”与“普及”,打造“安心、普惠”的保险服务。

  自“幸孕儿·孕妇及新生儿医疗险”于2022年4月面市以来,国泰产险积极推动母婴保险产品的传播,扩大保险知识的普及,提高生育服务群体对于母婴保险的认识和信任度。本次荣获 “2023金诺·中国金融产品传播典范”是对国泰产险秉持差异化和精细化的布局的肯定。随着公司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在推广母婴保险产品的同时,更注重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开展推广工作,将母婴保险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致力成为金融产品传播的典范。

  三、彰显险企责任担当,夯实保险品牌力

  金杯银杯都不如消费者口碑。

  国泰产险以“让每个人更简单地享受保险”为使命,始终秉持“客户第一、科技引领、稳健经营”的发展方针,发挥互联网保障范围广泛、方便快捷、价格适中等优势,持续覆盖生育、意外、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需求。打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的保险产品,缓释普通家庭的生活压力,让更多的人群得以实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病有所医。

  保险的本质是风险管理,国泰产险在保费定价、资金投资、核赔技术等方面,从用户需求出发,开发符合市场的创新产品;在精准营销、智能理赔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智能化、效率化;同时,在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方面加强安全技术和法律规范,以高质量发展出发点,落实中小型险企的责任与担当,打造兼具用户口碑和行业影响力的保险品牌。

  踔厉前行,笃行不怠。

  未来,国泰产险将立足自身优势,持续加强对细分客群需求的洞察能力,以创新、精准的服务模式构建“差异化”的普惠服务体系;坚守保险本源,主动承担保障民生、服务社会的责任使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编辑:徐霞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