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70余年,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多次经历迁址更名,一直不变的是便民、惠民、利民的服务初心。在持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过程中,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度融合“互联网+”理念,采用了浪潮信息全闪存储、分布式存储为HIS(医院管理信息系统)、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业务升级数据存储平台,加速各科室数据共享互通,改善服务模式,实现60%患者可以自助挂号、查看报告、结算、基层转诊等,减少了聚集排队,提升了医生问诊及患者检查、看病的效率。
医院核心业务系统需要高效、稳定的数据底座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1950年,是江苏省淮安市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它的HIS系统需要对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房管理、药库管理、院长查询、电子处方、物资管理等众多模块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为了实现业务联动,HIS系统还要与EMR(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电子病历)、PACS、重症监护与手术麻醉系统等辅助科室使用的系统对接。这些模块和系统间进行着频繁的数据交互,模块间的数据交互以结构化小数据为主,读写频率较高,对于存储性能要求较高,同时要求存储平台能够提供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小文件的并发能力,实现医学影像快速采集、快速查询,保障患者就医过程的高效开展。存储实现不同模块、系统间的数据互通共享,快速、准确地提供数据支持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并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就诊高峰期,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业务系统最高单日需要承载上万人次并发就医全流程活动服务、上千人医疗影像数据采集,既要满足大量就医人员并发访问、数据查询和写入的需求,还要保证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业务系统一旦中断将会导致挂号、缴费、就诊、检查、报告查询等医院业务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就诊康复,所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建设HIS、PACS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平台时把高效、稳定运行作为重要目标。
两大存储助力淮安第一人民医院提升诊疗效率
结合不同业务数据特点及需求,淮安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了浪潮信息全闪存储HF5000、分布式存储AS13000分别升级了HIS、PACS系统的业务数据存储平台,满足了医院就诊的结构化数据与医疗影像的非结构化数据对高IO并发性能、业务连续性等需求,高效支持HIS、PACS及所涉及的其他业务系统。
浪潮信息存储产品
全闪存储HF5000通过NVMe架构,时延降低50%,搭配SSD高速磁盘,可提供上百万的IOPS,保证了不同类型数据对读写性能的需求,使HIS系统轻松应对医院就诊高峰时段的性能挑战,能够全面分析和控制患者病情,提升诊疗的精准和高效。分布式存储AS13000系列可以通过小文件聚合功能,减少写入、删除时的磁盘压力,提高医疗影像场景下的小文件写读、删除、重构等性能,并可以对容量、性能在线横向扩展,满足医院不断增长的影像数据存储需求。为了保障HIS业务的连续性,淮安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两套HF5000系列全闪存储构建了双活数据保护方案。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选择全闪存储、分布式存储搭建医院核心业务平台,消除了信息孤岛,使得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可以实现病患数据的互通、信息共享,支持多科室协作诊疗,提升了整个医院的管理和诊疗效率,也提高了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