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赵燕女士就公共艺术展开圆桌对谈,打造强体验感华熙LIVE模式

2023-05-10 10:37:51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艺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支撑,伴随我们的一生,引领我们去发现生命中美的闪光点。艺术对公众不仅有治愈作用还有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有人说艺术摆在博物馆里供人瞻仰的展品是艺术,这句话没有错,但并不能概括全部的艺术。艺术应该来源于生活,凡是能从中体验到美感的事物都可以上升为艺术。艺术不应该仅仅被瞻仰,在美术馆里束之高阁,更应该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现在人们口中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街区里的艺术作品静默伫立于此,伴随每一个清晨和黄昏,出现在公众日常生活的视野中,与城市中的人一同呼吸,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城市中人的感觉和体验。

  4月30日下午,华熙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时代美术馆馆长赵燕受邀参与“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重聚”论坛,论坛上,赵燕女士围绕“从众望到共域——公共艺术为谁而做”主题展开圆桌对谈,探讨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是什么、核心价值如何呈现以及公共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在讨论何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时,论坛嘉宾尽管从不同侧面给出了解读,但不约而同地都将公共艺术指向公共、开放和联接。

  其中,“公共”意味着大家都能够进入的场域,不是私密空间,是艺术与自然与人的互动方式。公共艺术取决于观众和它的关系——一个公共艺术作品放在家里没人看到,就不能称其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为了公众而做的。华熙集团赵燕女士则认为能否引起公众的注意力和讨论,能否与公众产生情感上的联接,是决定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价值的核心因素。艺术作品不应该仅存放于美术馆中,一定也要走入公共视野,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当中。所以华熙LIVE打造的是一个城市年轻人的活力聚集地,5个小时的生活方式圈,把文化体育、文化艺术、文化娱乐、文化生活、文化教育融为一体,让人们在艺术中找到共鸣,治愈心灵。

  这也是赵燕女士带领时代美术馆与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携手打造“感官共域”城市公共艺术季的出发点。“感官共域”公共艺术项目是当下艺术结合商业模式的一次全新探索。华熙集团将从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众望”单元中精选出最具标志性、传播性、参与性的当代艺术作品,落地北京、成都、重庆的华熙LIVE空间中,充分发挥公共艺术的在地性价值,目前7件作品已落地成都华熙LIVE·528。这种因地制宜的创作为城市增添了艺术调性,将艺术融入城市,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未来,赵燕女士还将继续与更多艺术家、协会携手,为公众塑造出一个有内容、有灵魂、有体验、有温度、有科技的艺术生活场域,使城市生活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编辑:徐霞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