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不止设计节能,还有运营节能!第七届海尔磁悬浮杯大赛颁奖

2023-04-26 15:20:10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作为能耗大户,建筑成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领域。但是大型空间系统复杂,在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建设、后期运维等全流程环节中,任何一环都不容忽视。具体怎么来做呢?或许,这142个获奖案例能给你答案。

  4月25日,第七届海尔磁悬浮杯绿色设计与节能运营大赛颁奖典礼在徐州召开。作为暖通行业的“奥斯卡”,本届大赛在全国设立四大赛区,共收到3000余份作品。最终,经过行业专家的综合评定后,共选出包括节能运营组、绿色设计·多联机组、绿色设计·水机组、绿色设计·学生组在内的142个获奖项目,为建筑节能发展给出样板示范。

  现场,海尔智慧楼宇还设置了轨道交通、数据中心、食品医药、政府公建专题研讨会。针对具体应用场景,从设计、运行、维保等各环节,以全生命周期节能方案助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

  海尔智家副总裁、海尔智慧楼宇产业总经理付松辉

  创新引领,升级低碳节能方案

  大赛的设置,对设计师来说,是多年功力的切磋,对高校学生是踏入理想行业前的一次大测验。而对于暖通行业用户来说,则可以带来更多创新的全生命周期节能方案。随着一届届大赛的举办,这一平台在聚集越来越多生态方的同时,也开始涉及更多产品品类,探索突破建筑绿色发展方案。

  此次获节能运营组先锋奖的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节能改造项目,就通过多品类应用,实现了从设计到运行、维保的全流程高效节能。项目应用了海尔磁悬浮空调、风冷热泵机组等超一级能效设备,运维过程高效低碳,最终实现系统节能56%,一个冷热周期就能省下空调费用220万元。在绿色设计·水机组中,济宁高新区蓼河新城医院项目获得金奖,方案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准。

  磁悬浮杯大赛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身体力行的推动绿色节能方案落地实践。数据显示,过去六年来,“海尔磁悬浮杯”绿色设计与节能运营大赛共覆盖3000多家设计院、10000余名专业设计师,近100所暖通院校,累计收到10000+份设计方案,经过评审累计获奖445份,预计方案实施后可累计推动建筑节能150亿Kwh,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智慧管理,楼宇降耗不降效

  在不少人的传统印象里,节能似乎只是设备本身的工作,节能效果的多少也只和机组能效相关。其实,物联网等新科技的应用,可以让一些看起来非常细小的地方也做到节能降耗。比如将设备从人力开关变为自动启停,都会产生一定的节能效果。基于此,海尔智慧楼宇通过智慧升级,在实现暖通智慧管理之后,还做到了楼宇整体管理节能。

  首先,是暖通系统的节能升级。在将主机、水泵、冷却塔等接入海尔“楼宇大脑”后,运营人员可以在线启停、模式预设、故障预警等,并根据当日天气等调节至最佳运行模式。其次,是建筑各个子系统的智慧升级。借助海尔“楼宇大脑”,仅一组运营人员就能对建筑内的暖通、照明、安防、电梯等二十余子系统进行集成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楼宇能耗。

  颁奖现场,海尔智家副总裁、海尔智慧楼宇产业总经理付松辉表达了此次大会的感想,“磁悬浮大赛通过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推广,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在建筑节能应用方面的道路。如今,海尔智慧楼宇也在持续突破,从暖通到楼宇,为建筑绿色发展开山辟路。”

  作为建筑节能的领航者,海尔智慧楼宇从中国首台磁悬浮空调,到行业首个智慧低碳楼宇大脑,持续完善楼宇节能方案。借助暖通赛事的举办,海尔智慧楼宇把绿色生态与建筑节能有机结合,将主流趋势落地为应用实践,与行业一同推进建筑绿色智慧发展。


编辑:徐霞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