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仅硬件节能?深圳地铁用上海尔环控方案:省电一半

2023-04-19 11:05:14 来源:永州新闻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轨道交通行业,制冷系统能耗占据总能耗的40%左右,成为降碳重点领域。项目方在空调、冷却塔等硬件设施上,积极采用节能型技术产品应用。但是,硬件节能就足够了吗?还有没有其他降耗措施?

  4月12日,深圳地铁发布了6条新增地铁线路工程项目的招标计划公告。这也预示着深圳地铁五期正式开建,节能降耗仍是其中重要考核指标。此前,在深圳地铁四期工程建设中,项目方就采用高效智能环控系统进行节能升级,加上以海尔磁悬浮空调为核心的高效机房解决方案,系统整体节能50%左右,达到省电一半的节能效果。

  而凭借智慧节能空气方案,目前海尔在深圳地铁已运行线路中的覆盖量高达90%,并实现了多项行业首创。在全国,海尔智慧楼宇方案已服务全国37座城市、156条线路,连续五年份额居行业首位,掌握市场话语权。

1681870986239.jpeg

  科技创新:节能引领、智能升级

  营造温度适宜的乘车环境,离不开智能系统的把控与调节。目前,深圳地铁四期工程共65座车站的高效智能环控系统已全部投入运行。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是行业内首次由空调设备厂家作为总包,集设备采购、BIM深化设计、云管理、高能效认证交付为一体,实现全线空调机房能效达到5.0,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具体来看,海尔通过方案设计、负荷计算、水力计算及BIM优化管线等,实现了源头节能15%。在硬件方面,机房以磁悬浮空调、永磁同步电机冷却塔等节能硬件为核心,实现了节能运行。与此同时,方案涉及41台磁悬浮空调、35台组合式空调、489台多联机及风机盘管、室内机等数千台设备,管理复杂、能耗大。对此,海尔应用了高效智能环控系统,运营人员可进行远程集控、能耗查询、故障预警和节能自优化,实现整体节能不止50%的效果。

1681870986911.jpeg

  从最开始应用海尔智慧楼宇节能产品,到如今的整体低碳方案,深圳地铁可以说是见证了海尔节能方案的持续提升。凭借全流程绿色节能优势,海尔智慧楼宇不仅成为深圳地铁标配,更成为轨道交通行业首选。目前,海尔智慧楼宇已连续五年位居轨道交通市场TOP1。

  全场景落地,推动建筑绿色发展

  其实,除大厅、候车厅等公共空间,地铁内办公室、维护房等也是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场景不同,相应的空气需要也有所差别,单一空气解决方案就很难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海尔智慧楼宇通过全场景定制,满足了各场景下差异化空气需求。

  通过场景方案打造,海尔智慧楼宇使用磁悬浮空调、高效机房等满足用户节能需求。在办公室、维护房等小型配套房,则使用物联多联机等实现智慧、舒适。管理上,高效智能环控系统在保障舒适的同时,还兼顾了节能。此前,在青岛地铁13号线,海尔智慧楼宇还首创蒸发冷磁悬浮空调,实现了废热、余热回收,最终节能40%~50%,节水50%~55%。

1681870986158.png

  其实,暖通系统只是建筑中的一部分。目前,海尔智慧楼宇以“楼宇大脑”为核心,对建筑内的空调、安防、照明、电梯等各子系统进行集成管理,实现楼宇智控。运营人员不仅可以管理暖通系统,还能对楼宇整体进行智慧操控,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实现楼宇整体降本增效。

  从代表中国打破外资垄断,到如今领跑市场,海尔智慧楼宇不仅成为了用户首选,也在推动着我国交通强国目标的实现。目前,海尔智慧楼宇方案已在区域供热、商业地产、工业制造、数据中心等九大场景落地,以节能智慧楼宇方案助力建筑绿色升级发展。


编辑:徐霞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