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科技部举办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正式落幕。赛事共吸引2800多个技术项目报名参赛,最终决出74个优胜项目。其中,海尔集团“高温热泵技术及其在民用灶具中的产业化应用”项目获总决赛优胜奖。这是海尔集团第二次荣获该赛事的最高荣誉,也是行业唯一两次获此殊荣的企业。
助力绿色双碳、产学研融合创新,是海尔集团此次获奖项目的鲜明标签,也折射了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的导向。
图: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现场
在颠覆中突破关键技术
颠覆性技术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加强颠覆性技术供给、建立颠覆性技术“发现—遴选—培育”机制,国家科技部自2021年起,面向重点高校、知名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展开技术征集与遴选,并扶持优秀技术项目进行快速科研攻关、实现技术落地。
本次获评优胜奖的海尔“高温热泵技术及其在民用灶具中的产业化应用”项目,正是聚焦“双碳”目标背景下灶具未来电气化趋势进行的颠覆性技术探索。
根据海尔超前研发团队的评估,中餐不乏“爆炒”、“油炸”等大火力场景,依赖煤气、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如果要引入新能源,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是热泵。
但是,目前超过100℃的高温热泵技术长期被发达国家垄断,不仅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且产品单价高,达不到普及要求。更重要的是,在200℃以上的高温热泵技术领域,目前全球都是空白。
绿色能源点燃人间“烟火气”
在“双碳”目标加速推进下,传统制热模式亟需颠覆性技术突破。正如内燃机的应用引领蒸汽时代蝶变电力革命,海尔新型高温热泵技术也有望在“低碳时代”改变行业游戏规则。
实验数据显示,海尔新型高温热泵技术应用在灶具上,可以在和现有灶具同等的输入功率下,保证爆炒的制热温度,火力翻倍。换句话说,以后人们可以在家庭用电安全的前提下,用电气化的灶具进行“猛火爆炒”,而且还能让1分电释放出2分热,直接节约家庭烹饪能耗成本50%。
未来,这一技术也可以应用在更多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工农业加热等多种场景,带动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体验优化。
经过测算,如果海尔新型高温热泵技术全面取代传统加热技术,有望实现降碳20亿吨,成为全面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大技术手段。
“有一次去北京打了个新能源车去机场,正好冬天,师傅问我‘要开空调吗?开的话要加钱’,因为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空调制热需要消耗电池里的电,影响续航距离。等我们的新型高温热泵技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上,乘客至少不用为此单独付费了。”海尔技术项目负责人分享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面对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不是强行去改变用户使用状态,而是用好的产品、好的技术自然而然地推动改变。”这既是海尔超前布局、探索新型高温热泵技术的驱动力,也是“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实践。
图:海尔绿色再循环产业园投产
产学研深度融合攻关“新可能”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以及日新月异的技术迭代趋势,单靠一个组织几乎不可能完成重大技术攻关。对于企业而言,高效协同一流的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围绕共性技术难题展开科研攻关,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悉,海尔新型高温热泵技术就是企业牵头、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物。其中,海尔作为科技领军企业,根据国家“双碳”目标和市场需求,拆解出可落地的技术攻关任务,形成针对性强的课题“榜单”,进而传递至中科院、国内一流理工高校等科研组织,发挥各自在专业技术领域的优势,快速形成科研合力。
企业在贴近市场、提出产业实际需求并推动成果转化落地、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力量等方面发挥了其他科技力量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然而,大多数企业都不具备技术需求拆解的能力。
作为科技领军企业,海尔集团不仅自身科研实力过硬,还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携手,打造创新联合体。目前,海尔承建了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等20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并与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建立创新联合体,联合攻关产业科技难题。
图:海尔-海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
此外,海尔还积极构建涵盖HOPE、卡奥斯、海创汇等平台的开放生态,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其中,HOPE平台是一个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开放平台,卡奥斯是助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平台,海创汇平台是创业加速平台,通过三大平台带动全社会更多创新力量成长,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
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充分显现,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发展质量和持久动力。以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为切口,可以看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持续强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源头供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