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部分健康险产品设置了健康告知,仅对标准健康体开放。有大量非标体人群经过层层风险筛选终究无法获得保险保障。
2021年10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鼓励支持保险机构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人群给予合理保障。
政策东风起,市面上陆续开始出现覆盖非标体人群的保险产品。中国人民保险联合梧桐树保险经纪推出的爱无忧(易核版)重疾险(互联网专属)给了“非标体”用户更多的选择性,涉及到的既往疾病通常为乙肝小三阳、早产儿、手足口病、川崎病、甲亢甲减等都有机会以标体承保。据了解,该产品保障责任简明,聚焦核心风险,定价亲民,具备超高性价比,大幅降低了重疾险的投保门槛。
基础保障维稳基本盘,可选保障性价比高
依托对于客户不同人生阶段和生活习惯的深刻理解,人保爱无忧(易核版)还开创性地提出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个性化的可选保障”的组合方式,在基础保障中集齐重中轻症、身故保障功能,让客户能够拥有贯穿终身的关键保障;同时,面对基础保障外的高发特疾保障需求,做到让客户真正实现按需配置、自由组合,以充分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
爱无忧(易核版)重疾险范围涵盖180种疾病,针对20种中症不分组2次赔,每次可以赔付60%基本保额;针对40种轻症不分组3次赔,每次可以赔付30%保额。在重疾保障上,爱无忧(易核版)重疾险自带“第二次重大疾病保险金”,针对120种重疾不分组2次赔,并且每次都是赔付100%保额,能充分隔离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
在可选责任方面,爱无忧(易核版)将男女特定疾病纳入了“特定重大疾病保险金”。这项责任涵盖男性女性群体各10种特定疾病保障,更为精准地加强了不同诉求人群的保障力度。已满18周岁(含18周岁生日)至未满60周岁(不含60周岁生日)期间初次确诊以上重疾,符合条件就能在重疾赔付的基础上再赔付100%的基本保额,单次最高可赔2倍保额。
“宽进”核保,立体化守护“非标”
据四川省疾控中心发布的《2021年四川省人群健康状况及要点疾病陈述》显现,2021年,四川省人群死亡率为699.93/10万;其间缓慢病所造成的死亡率为619.90/10万,已成为四川省居民首要死亡原因。管中窥豹可知,我国有着相当数量的亚健康以及慢患者群,其间全国慢病集体已超4亿人。这类非规范健康体人群,也便是保险职业所称的“次标体”,与健康体比较,他们出险概率、健康办理成本更高风险也更为繁琐。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购买重疾险很可能会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爱无忧(易核版)重疾险助力“非标”人群精准狙击重疾风险,重拾投保重疾险的机会,巧妙地在承保非标体和控制风险之间找到了平衡,符合条件的“非标体”不仅有机会以标体承保,保费还和健康体一样,保障责任也是全面覆盖,立体化守护“非标”人群。
推动智能核保,提升“严出”效率
自《中国保险业标准化十四五规划》以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等相关政策颁布以来,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已逐步驶入快车道。通过重点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以科技赋能从产品设计到核保、理赔服务的整体业务流程,实现全面的降本增效也逐渐成为当下保险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其中,核保作为能够直接影响险企盈利水平的关键环节,伴随着技术的全面升级,也迎来了重大的变革机遇。
爱无忧(易核版)重疾险所持有的“硬核”科技服务——智能核保,全面改善传统核保环节中高度依赖人工经验审核而导致的效率低问题,并有效补足传统风控模型的缺陷。爱无忧(易核版)对疾病状态进行精细化分层,以不同条件承保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疾病,将复杂的疾病精细分层应用于智能核保,可以让核保速度大大提升,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的认可度。
锚定全链服务,贯穿全生命周期
中国人民保险积极探索,不断丰富保险产品在用户全生命周期中的参与方式,通过全链式的健康管理服务,爱无忧(易核版)重疾险覆盖的增值服务尽显温度。
投保爱无忧(易核版)保额达10万,确诊重疾后即可免费享受重疾绿通服务,不仅包括门诊预约,还有快速住院、手术安排,术后康复性建议,直接涵盖了入院前中后期的一条龙医疗服务,让患者避免面临医疗挤兑的状况,“一键获取”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中国人民保险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重疾险市场发展的底层逻辑就是以好产品+好服务,爱无忧(易核版)重疾险循着“宽进严出”的方式,将保障触达到更多的用户,希望借此带动整个重疾险市场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