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法大大发布全国首个“签约减碳”计算模型

2022-12-08 10:37:59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日前,法大大正式发布全国首个“签约减碳”计算模型,并在其产品上线依据该模型计算的“签约减碳”值提醒功能,该模型由法大大、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北京绿色交易所联合开发,能科学计算每一次线上签约的碳减排值,让电子签的环保贡献度可见、可算、可衡量。

  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专家研究员张帆表示,该模型借鉴了国际、国内自愿减排方法学的成果和方法,依托法大大电子合同和电子签云服务平台资源,充分调研用户在签署合同、协议过程中的行为,并采集了更大范围样本的多种基准线行为数据,保证了基准线模型设定和计算的合理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充分考虑了电子签在减少快递运输、减少纸张生产和废弃物处置等相关减排场景,兼顾碳减排量计算的保守性原则,使计算结果科学反映电子签的碳减排效益。

  签约减碳,释放绿色能量

  自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以来,“双碳”逐步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关注的焦点,也被认定为是一项广泛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也为诸多低碳产品和技术创新创造了长期向好的市场支持。电子签名、移动办公、线上会议等产品,在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的过程中,也释放着不可忽视的绿色能量。

  北京绿色交易所专家介绍,电子签是环境友好型的创新产品。相比于签署纸质文件,电子签产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减排效应:替代纸质文件,减少纸张生产及打印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寄送纸质文件的运输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快递包装物的生产和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

  法大大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子合同与电子签云服务平台,自创立之初起就致力通过持续的法律科技创新,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子签产品,同时也通过支持每一份合同、文件的在线签署,践行环境友好的责任。

  截至2022年3季度,法大大平台累计签署合同及文件超过70亿份,按照“签约减碳”计算模型计算,累计为用户减少123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2128平方公里森林的固碳量,大约是广东省连续5年植树造林活动的固碳量。法大大用户每一次电子签章的调用、每一份电子合同及文档的签署,都在为碳减排助力。

  法律科技赋能,引领企业减碳新思路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全国企业的数量达到4842万户。如果企业都采用,哪怕只是逐步采用电子签约替代纸质签约,其碳减排的数量都将蔚为可观。而这里的电子签约,可以更广义地理解为电子化合同、单据、证明等一切需要签字的文件的单方或多方签署。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电子签应用的场景越来越丰富,其在节能减排、降本提效层面的价值,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成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之一。以知名珠宝品牌周大福为例,在HR场景上线法大大电子签后,每年预计签署100万份,大约可以减少175.75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类似周大福这样通过技术手段在推动业务增长的同时实现减碳的企业还有很多。“签约减碳”计算模型上线后,法大大依据该模型,结合平台企业客户电子签使用量,评选出2022年度“签约减碳”先锋企业10强,安利、贝壳找房、杭银消金、建发股份、维天运通(路歌)、民生金融租赁、顺丰、携程集团、益丰大药房、周大福(排名不分先后)10家企业因其年度优异的“签约减碳”贡献值而荣登榜单,电子签正在以法律科技赋能企业经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减碳新思路,实现快速增长与减排减碳的双赢目标。

86b237bf11af1568cf24c3ef10f326f.jpg

  法大大目前服务超过3000家的中大型企业,其中包括超过100家世界/中国500强企业,覆盖互联网、建筑、制造、金融、地产、汽车、零售、物流、医疗、快消、教育、能源等行业,平台日均签章调用超2000万次。

  法大大创始人兼CEO黄翔表示,电子签能有效减少传统纸质合同带来的资源消耗,让减碳触手可及。随着无纸化办公、低碳办公成为共识,电子签的环保价值也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我们希望邀请更多的个人、企业、机构和组织,加入“签约减碳”行动,共筑信任、绿色的契约生态共同体,为推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携手努力。


编辑:徐霞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