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若水堂陈皮品鉴(10):“通”即是“补 ”

2022-12-02 09:40:46 来源:信阳新闻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集体焦虑、气血淤堵”的时代,机体、脏腑都在内卷。若水堂陈皮的意义,在其深得“通达”“调和”之性。

  “药、食、茶同源”的新会陈皮,近年持续热络。但市面上鱼龙混杂,消费者如雾里看花,很难选到道地的新会陈皮。

  我们采访到若水堂陈皮负责人成寅,了解到一些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若水堂陈皮(广东新会陈皮百年商号,已有138年历史),早年曾被霍英东先生称为“比黄金还要珍贵的陈皮”。其道地性的“母树原种”陈皮受到藏家认可。

  (一)以“通”为补

  作为“南药之首”,新会陈皮素有“化滞祛湿之性、通达调和之德”。

  贵比黄金、与人参齐名——这是岭南人眼中的陈皮。人参纵然名贵,道地新会原种老陈皮更有广泛、实在的妙用。

  陈皮虽不似人参能补气,却能调气、理气,行气、通气。气行则血通,气血通畅,病已去大半。

  气血不通,一味进补,必无法通达运化,补有何益?

  故陈皮之性,在“以通为补”“通即是补”。

  现代人肥甘厚味、能量过剩;湿气重重、气血瘀滞。正可健脾运化、疏通气机,这正是陈皮之所长。

  (二)、前人之述

  陈皮之功,历代本草、名家著作不吝笔墨,多有阐扬:

  李时珍《本草纲目》:

  “补脾胃、理肺气”。

  元李东垣:

  “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陈皮之功具其首焉。”

  (若水堂注: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朝百脉。陈皮入脾、肺二经,理气和健脾,是陈皮基本价值。

  南朝陶弘景:

  “陈皮疗气大胜。须陈久者良。”

  (若水堂注:陶弘景,456-536,南朝齐、梁时道士、医药学家。)

  李时珍《本草纲目》:

  “(陈皮)破癥、瘕、痃、癖。”

  (若水堂注:癥、瘕、痃、癖,中医泛指腹中或脏腑中的积聚、肿块。)

  李时珍《本草纲目》:

  “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但随所配而补泄升降也。”

  (若水堂注:陈皮可调和诸药,与别的药物调和、配伍。陈皮的两大功效,一是行气、二是健脾。“行气”则引导药物归经、“健脾”则加强运化吸收。

  比如搭配人参可以增强补气;搭配大黄则可以增强攻下;放大所配药物的功效。如果担心某一剂药“药力不逮”,都可以加陈皮来助力。)

  (三)、分类归经

  青皮、二红皮、大红皮、冬后皮这四类陈皮,其性味、归经、功效并不相同。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一体二用,物理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青皮色青,味甘、辛、微苦,微寒。入肝、胆二经,“疏利肝邪”、通肝、胆之气;

  了解“青皮”相关内容,请阅读《陈皮的鉴别(3):青皮》

  二红皮与大红皮甘、辛,温。二红皮香浓,偏于理肺气;大红皮味甘,偏于健脾胃;

  冬后皮,冬至之后尚能凌寒挂果,性热,温肾通气。

  (若水堂注:上述陈皮的分类及功效,仅适用于若水堂原种。驳枝嫁接皮、外地橘皮并不适用。)

  陈皮与橘皮的关系,请阅读《陈皮的鉴别(1):什么是陈皮?》

  不同产区水土、树龄、甚至后天陈化,都会使新会陈皮表达不同的“性味”,导致归经功效不尽相同。

  不同企业采收陈皮的标准也有不同,导致市面上陈皮的品质、功效差别较大。

  若水堂陈皮,以“母树原种、有性繁殖”保留了新会陈皮的原始风味和素有功效,受到陈皮藏家追捧。早年曾被霍英东先生称为“比黄金还要珍贵的陈皮”。产品标准甚为严苛:

  1、广东新会传统核心产区(东甲、梅江)2、未经嫁接的母树原种陈皮

  3、经过5年以上的自然陈化

  4、具有母树原种特有的风味

  5、具有理气健脾的功效

  6、具有“陈久者良”的活性(活皮)

  岭南一带有“饮咗若水堂,方知陈皮味”的说法。意思是喝了若水堂的陈皮,方可体验到新会道地陈皮的原始风味,或可验证历代本草典籍对陈皮功效的推崇。


编辑:徐霞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