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业绩连续四季下滑,慧智微面临过会大考

2022-11-21 11:20:08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已获科创板受理的广州慧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慧智微”),现已完成IPO两轮问询。按正常逻辑,下一步就是上会。但证监会官网显示,其审核状态为“中止”。从提交受理至今已有半年时间,慧智微对“审核中止”给出的理由是“财报需更新”。

  日前,慧智微公布了最新财务数据:2022年1-9月,公司营收2.5亿元,同比下降35%;预计全年可实现营收3.1亿至6亿元,较2021年下降29.31%至39.37%。这意味着,慧智微的主营业务衰减严重,公司未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从整个大环境来看,慧智微所面对的客户与市场,是以智能手机及智能终端为主的消费电子市场。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持续萎靡不振,进而导致与消费电子市场相关的半导体需求大幅下滑,从这个方面解释慧智微的营收下降,似有一定道理。然而,慧智微公司营收从2021年第四季度到2022年第三季度,连续四个季度下滑,与同行业相比,其下滑开始时间更早;而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幅度更高达69%,一年之内单季营收跌至仅有同期的三成,下降幅度之大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

  从行业细分来看,慧智微“自由落体式”的业绩表现,实在无法支撑其“潜力股”的标签,且与国家大基金(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预期相距甚远。

  2021年2月,国家大基金子基金——元禾璞华(苏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璞华”)十分看好慧智微前景,投入近3000万元资金,璞华创始人、管理合伙人陈大同也随即成为慧智微的董事。陈大同是半导体业界学究型领军人物、国内半导体项目投资的关键领路人,也是国家大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独立委员、元禾璞华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前不久,陈大同在国家大基金反腐风暴中失联。陈的失联,引发数家与之关联的上市公司地震,包括北京君正、江波龙、中科蓝讯、安集科技、中际旭创、中微半导等在内的多家芯片公司先后发布陈大同“失联”或其他澄清公告,以消解这位半导体行业著名风险投资家带给资本市场的冲击和恐慌。因为还没有上市,所以“陈大同风险”对慧智微的影响已逐步消解。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慧智微尽管无须为此发“澄清公告”,但恐慌情绪仍然在其公司内外弥漫开来。

  璞华整体资金规模不大,一次性投入一家企业三千万元,除了偏爱,恐怕对其未来成长也有着十拿九稳的信心。事实上,同年6月,国家大基金紧随璞华脚步,入股慧智微,其时的慧智微,销售额刚过2亿、主营业务仍处亏损状态,但国家大基金等机构仍然给出了20多亿的市场估值,并一次性领投2亿多元的现金。当时,国家大基金是原总裁路军主政的时代。3个月后,2021年9月,陈大同从慧智微董事会中退出,国家大基金代表接续进入,一进一出,领投使命完成。

  被国家大基金寄予厚望与重投加持的慧智微,2021年乘着全球半导体市场高速增长与国产替代的东风,芯片销售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即遭遇市场滑铁卢,产品销量严重下滑,其今年的业绩能否重回3亿元以上,顺利过会,确保成功上市,仍然存疑。

  慧智微所处的射频器件行业,截至目前国产占比仍然很小,4G产品占三四成市场份额,5G产品仅占10%左右。慧智微以实现国产替代、抢食国外厂家份额为使命,这既是其公司发展战略,也是国家大基金重投之所愿。如何扭转颓势、重拾增长、证明自己,除了专心专注、心无旁骛、脚踏实地,慧智微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徐霞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