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整合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有资产权益,莱阳市全面梳理各系统各领域国有资产,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摸清土地、房产等国有资产底数,在烟台各县级市中率先推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市场化运营新举措,将经营性资产逐步划入我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了积极作用。
市场化运营前我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一直沿用占有单位为出租出借行为主体、主管部门初审、财政部门审批的管理体制,权力较为分散,容易造成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虚置、管理失控、使用效率低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行政事业单位缺乏经营性资产管理运营意识
在我国行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政府的控制下,不需要过多的考虑管理运营以及能否产生经济效益,经营性国有资产长期存在闲置甚至违规出借现象。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没有专业从事资产管理人员,导致资产管理被忽视,大部分单位资产家底不清,缺乏内部控制制度,资产流失问题十分严重。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资源难以实现共享,无法将国有资产的价值最大化。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尚未实现一体化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普遍重资金轻资产,一些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出租、出借、出售等,没有进行评估和审批流程,账务处理不及时,有的即使进行了账务处理也与实际不符,游离于账外的资产较多。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新做法
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和闲置经营性资产涉及15家主管单位,130余户承租方。划转移交前全市经营性国有资产租金收入为188万元,将经营性国有资产划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统一运营管理后,预计租金收入将达到300余万元,收入绝对额增长接近一倍。
(一)开展经营性国有资产权属变更登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权属可以分割的经营性门面、出租出借及闲置的房产、土地等各种形式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签订移交协议,到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权属变更登记,权属变更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全部移交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由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统一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
(二)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划转移交。行政事业单位的房产权属不能对经营性资产部分进行分割的,权属性质不变,由原行政事业单位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签订经营权移交协议,经营权全部移交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由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统一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
(三)强化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理念。主管部门加强国有资产评估工作,遵循未来收益原则、贡献原则、市场原则、替代原则、外在性原则,完善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实现国有资产的准确评估;资产管理部门严把资产评估关,更新资产评估管理体制,对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联营要严格审查,确保各投资主体的出资价客观、公正、公平、合理。
(四)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国有资产运行各个环节,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包括资产清查,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登记,产权转让,资产报告和监督考核在内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规范资产管理行为,全面清产清查,摸实家底,做到管好收入,专款专用,从源头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下一步工作建议及对策
(一)创新思路,积极开展经营性资产运营工作。变资产为资本,拓展经营性国有资产运营空间,经营性国有资产既是资产,更是资本,追求价值最大化是资本运营的终极目标。要认识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可以进行经营并实现增值。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多为房产、土地等,具有较强的增值性和良好的成长性,要通过资本化运作,盘活国有闲置资产,变死资产为活资本。
(二)拓展资产形态,优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对长期闲置资产、清理腾空房产分类处置,提高
变现率和收益水平;探索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经管资产纳入资产管理范畴;探索公物仓管理模式,对闲置资产实行集中管理调剂使用,节约财政资金。
(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财政拨款、资产划拨、授权经营等形式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注入资本金,明确赋予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独立完整的法人财产权,自主管理使用公司所有的财产,并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出资人监管体系,完善契约化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绩效考评体系,规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薪酬激励与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完善政府投融资管理机制,加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战略规划制定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程,对投融资等重大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工作,做好风险防范化解预案,通过全面预算控制系统对资金实施有效监控,合理调整负债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切实加强对投资的管理和监督,推动我市经济健康良性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