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是宜宾市加快建成长江生态第一城的重要一环,旨在构建“一江碧水,两岸青山,风景如画”的长江生态大景观。宜宾市政府以“万里长江第一城,首先必须是生态第一城”为主旨,提出了加快建成长江生态第一城的重点工作任务,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应运而生。中国二十二冶责无旁贷地扛起“守住一江清水”的政治责任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神圣使命进驻宜宾,正式拉开长江生态综合治理的大幕。
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以长江为轴线,以环江道路为脉络,生态旅游为主题,跨越宜宾市多个区域,全长约192公里,其中沿江段约120公里。其中,中国二十二冶承建部分为长江生态综合治理施工总承包工程(叙州区段),工程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盐坪坝长江桥至李庄段,施工内容为新建车道全长2.068千米,宽23.5米,绿道全长9.646千米,道路内侧、外侧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在水流溪大桥左侧新建绿道桥。
开工后,项目部第一时间成立BIM技术小组,经过几个月的实践,BIM技术已成为推动项目通往“绿色、环保、生态”之路的“加速器”。在工程重难点施工方案、特殊施工工艺实施前,项目部运用BIM系统三维模型进行真实模拟,从中找出实施方案中的不足,并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施工方案、工艺的三维模拟,对操作人员进行可视化交底,使施工难度降到最低,做到施工前有的放矢,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项目部还将BIM技术应用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宜宾市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叙州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涉及道路、桥梁、排水、绿化、交通等多个专业的施工,交叉作业多、技术难点多、工序较复杂,如何协调各专业不同工序间的有序施工,是项目部在成立之初就考虑到的问题。项目技术副经理陈仕军深知,若依靠传统的作业方式与技术手段,项目实施风险系数较高,多种因素都会对工期、安全、质量等造成影响,而BIM技术可为项目提供全过程的、精细化的施工管理支撑,因此,BIM技术应用势在必行。
三江六岸绿意浓,山水环绕梦中来。对于长江的保护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需要实干苦干,久久为功,长江畔,中国二十二冶的建设者们正挥洒汗水用心用情守护生态防线,用责任与担当筑牢绿色施工的坚实屏障,以实际行动让“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人民更幸福,书写出一幅“青山绿水、鱼翔浅底”的绿色答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