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节点目标剩下的时间不到30天,土建道路依然在加紧施工,留给机电公司雄安项目部的安装时间非常有限。时间不等人,节点不能拖,然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要完成近360个智能合杆基础施工、合杆安装、电缆敷设以及调试等工作,可谓难如登天。面对不利局面,项目部发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调动全体人员积极性,从技术施工创新上动脑筋、想办法。按期履约,时间是关键。因此项目部主动出击,积极与监理公司和土建施工单位协商,能否在工序允许情况下,提前进入施工。但是土建施工单位因为顾虑交叉作业会严重影响大型设备施工的因素,并没有答应。但项目部没有气馁,而是组织技术人员多次考察现场实际,拿出可行性方案。经过耐心的沟通和协商,土建施工单位最终同意项目部提前组织人员进行施工,从而解决了施工周期不足的关键难点。
困扰施工的不仅有工期的问题,还有合杆基础施工这样的技术难关。如果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基础深度4米,距离路面边缘仅0.5米,常规地放坡开挖、支模、浇筑、养护等施工流程显然无法进行。项目技术人员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采取非常规手段,从每个施工环节入手,采取旋挖方式,提前将钢筋笼预制出来,利用坑壁做外模直接浇筑,手孔井直接进行预制,尽可能地缩短养护周期,提高施工效率。这套方案提交给甲方后,立即得到了认可,从而为确保工程如期履约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精细化的管理无疑会大力推进工程进度。面对沉重的履约压力,项目部变压力为动力,倒排工期,周密部署,调集精兵强将,组织专业技术攻坚团队,重新编排施工网络方案,将进度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责任落实到人,每天汇报完成的工作量,全面统筹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在施工高峰期间,项目管理人员昼夜连续值班,在现场盯控,组织调配施工资源,及时掌握施工情况,调整施工工序,保证各种资源能够及时到位,积极与其他单位协调工作面,缩短工序作业间隔时间,提高综合效率,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快速推进。在灯杆安装过程中,由于灯杆运输往往是半夜到达施工现场,为不耽误第二天正常安装,不管什么时间车到,项目部马上组织人员安排卸车,绝不因为卸车问题而拖延进度。截至目前,在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已完成灯杆基础浇筑200多个,灯杆安装150个,手孔井180多个,占整体工作量的50%。
紧张的工期,繁重的工作,让机电公司雄安项目的每个人都时刻紧绷着神经,不敢有丝毫松懈。因为他们深知雄安项目承载着二十二冶在雄安地区的形象与品牌。这份肩上的荣耀和重担,让他们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砥砺前行,向业主及公司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任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