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用眼情况

2022-04-19 12:00:45 来源:咸宁新闻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孩子“听”你的吗?

  认真耐心,还是敷衍了事?

  孩子好像更“听”老师说的话吧。

  老师说什么孩子一般会遵守,

  家长说的话,有时孩子却充满抵触。

  因为当爸妈的更容易“着急”“上火”“没耐心”

  “拿远点!人都要生在屏幕上了……”“作业做完没有,就晓得看电视……”“做完了不晓得看会儿书啊,天天抱着平板不放……”

  着急孩子的学习确实是一部分,其实家长更多是关心孩子的眼睛。

  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集中注意力后减少眨眼,一切的问题都可能伤害孩子的眼睛。

  但孩子总容易“说不听”。

  或许是沟通方式不对,或许是没有“击中”孩子的想了解的层面。

  强行灌输的“知识点”孩子尚未理解,只知表面,“吸收”不了。

  成都爱尔眼科医院小儿眼科林江院长解释到,如何让孩子进行近视防控,有很多需要注意,也有许多事存在“误会”。

  并不是,看屏幕就伤眼睛,看书就是好。

  无论做什么,长时间近距离视物就对视力有影响。需要注意的不只是看“什么”而是看多久。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最好能远眺6米以外距离,休息20秒以上。同时,预防孩子近视记住四个字“一增一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

  并不是,孩子戴眼镜导致度数增加。

  孩子眼睛度数的增加和戴眼镜并不直接相关,反而当孩子的眼睛出现近视不戴眼镜,因为视物不清,产生视疲劳,容易导致近视度数的增加。戴镜后清晰的视力,反而可以促进孩子视力的正常发育。

  并不是近视无法“管控”预测。

  屈光发育档案,是孩子3岁之后进入专业眼科医院进行检查创立的档案。通过充分了解孩子的用眼习惯、家族遗传等一系列眼部检查,就可以预测到未来近视发生、发展的趋势,提前了解近视风险,提前干预。

  建立正确近视防控观念,好好与孩子沟通,多陪陪孩子。

  爱尔青少年近视防控门诊5P模式,为辅助家长孩子更好地进行近视防控而建立。

  Prevention-预防为先

  我们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监测屈光度及眼轴的变化。提供云夹用眼习惯监测,孩子将云夹佩戴到眼镜上,实施监测影响孩子近视发展的五大环境因素。

  针对过近距离阅读和过长时间阅读,通过震动提醒改善不良用眼习惯。数据上传APP生成专属用眼数据报告,涵盖各时间段用眼习惯并累计整天数据,家长也能就此了解孩子的真实用眼情况。

  “云夹”给家长提供专业的、定制化的护眼建议,帮助家长有效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同时给医生提供数据支撑,帮助他们分析每个孩子近视的具体原因,从而精准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Prediction-精准干预根据平台眼部数据,进行近视风险提示,对近视危险人群进行精确干预。

  Procedure-流程标准化及个性化多维度近视管理流程,生成眼健康档案,风险预测,科学防控,近视原因分析,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矫治方案。

  Platform-平台支撑SaaS平台+智能眼科医疗设备,后台大数据将检测结果智能统计分析,五位一体社会化联防联控机制,让孩子,家长,医疗机构,学校,政府合力进行近视防控。从政策颁布到组织实施,从学校大区域范围内筛查科普宣教到家庭小范围的监督治疗,最后落实到孩子自己身上,提高孩子自身的近视防控意识,学习了解达到防控近视的效果。Parents-家长守护孩子周末与夜晚用眼时间占比更长,用眼距离更短,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用眼情况。

  对于眼睛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长不宜超过2小时,读写时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读写姿势,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33cm)、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3cm);同时,要遵守三个“20”的原则,即看近20分钟,应视远20英尺(6m),且至少达到20秒以上。

  外出活动是近视眼的一个独立性保护因素,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让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减少观看电子产品等近距离用眼,预防近视发生。


编辑:徐霞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