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聚焦大湾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阿里云峰会产业智能论坛观点碰撞引发热议

2022-03-01 11:24:20 来源:中国网科学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月25日,阿里云云峰会-产业智能生态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区域经济、城市经济、产业数字化的数十位顶尖专家,以及供应链、制造、健康、能源等行业的阿里云生态伙伴代表等150余位嘉宾受邀出席。

  “产业智能”是阿里云政企产业生态新财年拓展的主要方向,论坛聚焦产业数字化升级,,通过技术、产业、生态的不同视角和不同声音,探讨了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能力为手段的产业数字化升级路径,来自阿里云政企顶设智库伙伴的专家,以及产业生态伙伴的企业家,分享了多年来与阿里云携手,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有效实践,引发了参会嘉宾的热议。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通信服大数据首席专家杜劲松,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吴晓波,阿里云政务行业线总经理赵文,阿里云制造行业生态发展总监崔翔嵩,阿里云数字产业与生态合作总监黄妙玲,以及上海慧程工程、深圳易流科技、巨鼎医疗、泺立能源等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上,浙江大学与阿里云共同发布了由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NIIM)主持编制的《2020-2021中国城市创新型经济蓝皮书》。

阿里云政务服务行业总经理赵文致辞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杜劲松副院长在会上发言,指出数字经济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家做了很好的安排,现阶段,企业应该抓住行业窗口期,紧跟国家政策,大胆创新,快速发展数字化能力。他表示,广东已经大约有2.2万多家企业成为数字经济主体,广东省数字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透露,国家八大算力中心将落地广东,未来,不管是5G还是工业互联网,还是云计算,还是大数据运用,信息技术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驱动力。这个过程中,平台+生态将成为主流模式,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更要关注如何拥抱和融入平台产业生态。

杜劲松副院长发言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吴晓波主任在会上发表《数字经济与城市创新经济发展》的演讲,深入阐述了数字经济对于城市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发布了2021年57个国内主要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他指出,中国城市的创新型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城市之间差距明显,其中北深上广仍居鳌头,杭宁汉苏新一线发力强劲,东莞作为入围创新型经济Top10城市中唯一当年GDP未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成为最大“黑马”。

吴晓波教授发布《2020-2021中国城市创新型经济蓝皮书》

  论坛上,阿里云产业生态和合作团队黄妙玲总监分享了阿里云政企行业在新一年的产业生态策略以及“云峰”“绿洲”“橙势”三大合作伙伴计划。她指出,阿里云在过去20年里,一直定位于技术公司,深耕技术创新与研发,通过与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共建能力来服务客户,这个过程,阿里云沉淀了自己的产业生态理念,而“融合”和“重构”正是这个生态理念的两个关键词。数据已经成了新的生产要素,必须要与传统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融合、融通,从而产生真正的价值,这个过程需要阿里云与合作伙伴对于自身能力不断进行调整和重构。黄妙玲介绍了阿里云去年10月份发布的灵杰AI,做为面向各个领域提供智能算法的引擎,它开箱即用,且自主定制,成本极低,适合AI的从业者简单、便利、快捷的把数据、算法、场景融合起来。

黄妙玲总监介绍阿里云产业智能生态计划

  黄妙玲还重点介绍了阿里云政企推出的“行业云”产品,依托于三大伙伴计划之一的“绿洲计划”,“行业云”聚集行业SaaS应用,把更多服务于各行各业的SaaS的数字服务企业跟产业集群客户的大量需求更好地连接起来,从而形成更大规模的,甚至服务各行业专精特新场景的数字服务能力。据悉,到目前为止,阿里已发布了9朵行业云。不仅如此,为进一步丰富产业生态,去年以来,阿里云还加大了与产业智库的合作力度,在全国跟4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系列产学研联合行动,并推出“云顶之约”IP,聚焦双碳、自然资源、政务、电力、汽车、健康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与行业专家开展了系列的研讨和对话,并将逐步在共同研判数字化发展趋势,联合共建解决方案等方面进一步合作。


编辑:徐霞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