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省心生活,年轻主张,省呗日带你“收心充电”再出发!

2022-02-28 13:52:36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社畜收心究竟有多难?在各种“假期黄金周”过后,不少职场人返岗上班时都受到了“节后综合征”的困扰。几个闹钟都无法唤醒自己,上班迟到,一整天犯困;春节里大快朵颐,零食美食来者不拒,上班后没有胃口;注意力难以集中,不想工作学习...你是否也有以上症状?为了帮助大家尽快找回元气满满的工作状态,数字化消费优惠服务平台省呗,在2月的“省呗日”活动中带领大家一起盘点那些#年后社畜收心难度排行#,并且教给大家一系列轻松解除“节后综合征”的小贴士。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话题“上班第一天”也噌噌噌上了热搜。节后上班如何找回状态一直都是社畜们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有专家曾表示,所谓“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假期结束后重新投入职场生活时,一时无法较好的转换角色,就会出现厌食、精神不振等生理及心理反应。不过大家不要过多担心,这只是一种不良心理状态,不是心理疾病,可以依靠自身调节或是外力作用扭转。

  那么节后返工如何正确调整好状态呢,省呗君为大家准备了几条“收心小贴士”,帮助大家打倒节后综合征,元气满满地回归正常工作状态。

  1、适当按摩

  节后上班的前几天容易疲惫,小伙伴们可以适当地进行头部或全身按摩。不仅能让皮肤和肌肉的血液循环加快,穴位的刺激对于神经活络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2、保持运动

  过完节重新上班,也别忘了重拾运动,每天留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运动时间,睡前也可以做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有利于进入更高质量的睡眠状态。但要注意的是运动不能过于激烈,不然容易适得其反。

  3、饮食均衡

  假日里,不少人放纵自己的胃,火锅、烧烤、海鲜、蛋糕、奶茶等等,上班后需要减少进食分量,让胃肠休息休息,但每日三餐仍需按时进餐、细嚼慢咽,同时不要吃太多零食,从而减轻胃、肠的负担。

  4、调整生物钟

  有效避免节后综合征,要从保证良好的睡眠开始。放假时我们的生物钟容易被打乱,建议大家上班后逐步调整作息,减少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可以尝试在入睡前冲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

  5、自我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于情绪激动、喜怒无常,适当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有助于快速回归到最佳的工作学习状态。

  6、不宜过于劳累

  刚上班之后不要进行强度大的工作,不然更容易增加抵触的心情,让节后综合征的症状表现更为明显,建议先从一些简单轻松的工作开始。

  除了上述的方法,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活动也能更加有助于消除“节后综合征”。为了进一步帮助用户释放节后综合征带来的压力,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温暖服务体验的省呗APP,在二月份的“省呗日”以“收心充电大礼包”为活动主题,包含100个大红包随心派、打卡瓜分百万省币以及限时低价购省钱卡等活动内容。丰富的活动形式加上丰厚奖品作为激励,让用户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释放自我、更快找回状态,解锁精气神跟“节后综合征”说拜拜。

  省呗从用户身心健康角度出发,不断挖掘用户情感需求并给予正向反馈。这不仅体现了省呗一贯的“省心生活,年轻主张”品牌主张,更是让每一位用户都感受到了别样的品牌温度。上线6年多来,省呗APP总会不定时推出各种宠粉福利活动,活动内容及奖品涵盖用户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通过对年轻群体需求的精准洞察,将品牌玩法恰到好处地融合进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而如今的第二期“省呗日”活动,又将目光聚焦到大众的“身心健康”方面,如此体贴入微,一举俘获千万用户的芳心!


编辑:徐霞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