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往届进博会的网红爆款产品,ARTAS植发手术辅助机器人再次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展出,这是ARTAS第三度亮相进博会。
ARTAS是全球首个植发手术辅助机器人,于2008年首次推出,在2017年获准登录中国,新生植发和成都大华医疗美容医院最早引进并投入临床应用。目前该机器人已经进入了十几家医院,包括上海九院、华山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
人均植发2.8万,医疗成本及获客成本促使植发费用高
ARTAS植发手术辅助机器人适用于微创植发手术,能在单次手术中精确提取数千单位的毛囊,精确度可达50微米,降低人为失误的风险。精准提取、速度快、降低人为失误率、毛囊存活率高是ARTAS的优点,但价格贵也是其在实际消费中存在的难题。
受医疗成本、营销成本的影响,植发手术成较为昂贵的医美项目之一。根据雍禾植发招股书数据显示,雍禾植发每位患者植发的平均开支达2.8万元,而ARTAS一台手术的费用高达10万元,因而选择常规植发技术及医生的消费群体仍占主导地位。经过20多年发展,国内植发技术趋向成熟,且呈现细分化,可满足大众差异化需求。
从营销壁垒转为技术壁垒,头部企业开启养护服务壁垒
人工植发手术至少需要5人以上的医疗团队,且手术时间长,一个团队一天最多做两台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成本。近年来,民营连锁植发机构为获客,持续加大消费者市场教育及营销投入,这也是造成植发手术费用较高的原因之一。新生植发院长张春杰透露,随着植发市场进入发展成熟期,未来的发展方向将逐步转变为以医疗为主导,植发赛道将从营销壁垒转变为技术壁垒。
为争夺市场份额,建立核心竞争力,除了升级植发技术、建立技术壁垒外,头部企业还将眼光瞄向养发、护发等相关毛发产业,通过统筹植发、养发等服务来拓宽消费受众群体,在增加创收的同时,提高客户端黏性,以此来改善目前受限的发展局面。从营销战到技术战再到服务战,这也侧面反映出植发市场发展的变迁。行业壁垒的提高,加快了植发机构优胜劣汰,也有利于提高植发消费环境的健康。
植养综合发展模式成趋势,市场竞争格局或将洗牌
从单一植发机构到一站式毛发综合服务机构,新生植发副总经理张通表示,未来新生将不断实现从新生植发到新生毛发的跨越。据了解,新生植发在2011年提出“植养护一体化”概念,2015年提出并建立了“全方位毛发养护管理体系”,通过各类毛发养护仪器设备、养护产品,打造全方位的毛发养护及头皮健康管理服务。
目前多家大型连锁植发机构,虽然仍以植发为核心业务,但均已增设相关养发、固发等毛发服务,以收购、战略合作、自设研发品牌等方式,来实现市场定位的转变。
相关人士透露,“植发+养护”的一站式综合发展模式,既是当下植发市场发展的折射,也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这或许会让现有的市场竞争格局重新“洗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