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农发行泉州市分行积极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将解“三农”之难、解基层之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抓手,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至9月末,各项贷款余额347.58亿元,比年初增加23.68亿元。
一、“三维推进”谋发展
该分行坚持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点线面”力促工作出实效。“点”上深耕。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多次召开党委会、业务高质量发展专题会、项目推进会等,深入学习相关会议、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市政府“十四五”规划目标,聚焦聚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制定下发“1方案+3活动”实施方案,即“营销方案+竞赛评比、集中评审、专项考核”三项活动,有效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线”上延展。抢占业务营销先机,锁定“党政部门、国有企业、项目业主、优质民营企业”四大群体,对点成线跟进走访,强化“融智融资”,通过编制《信贷产品营销手册》《呈阅件》汇报宣介我行优惠信贷政策,加大力度落实政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订,放大成效,巩固营销成果。“面”上辐射。持续开展“大走访、大营销”,升级“客户经理-客户主管-行领导”立体式营销维护团队,扩面上量,对照十四五规划215项重大项目及省、市重大项目
“三张清单”营销走访全覆盖,累计拜访全市相关职能部门、单位负责人150余人次;累计新对接省市重点项目12个、金额59.45亿元。
二、“三招转型”绽新花
该分行把高质量发展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转型发展中求新突破。新机遇抢首单,面对融资政策的不断调整,总行适时进一步明确业务边界,该分行立足市情行情,敏锐抓住重大项目前期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新政策,组织骨干进行政策培训及业务答疑,缩短政策适应期,加快推动观念转变和业务转型。率先开办全国系统首单集团财务公司结算性同业业务、落地全省系统首笔重大项目“前期贷”。新模式抓首创,以“综合现金流分析”为主线,逐项目分类施策,探索“有效资产+公益项目”“创业中心+商业配套设施”“资产注入+集团补助”等可借鉴可推广的融资模式。至9月末,围绕新模式累计审批项目21个、金额99亿元,涉及泉州新东站、繁荣大道、晋江西堡安置房、安溪长卿乡村振兴中心、德化红旗坊等项目。新机制迎首秀,创新建立“三单三督”“督导员”机制,以“执行力建设”为抓手,采取“重点任务、完成进度、催办督办”三单作业;“办公室督办、专业条线督促、行领导督阵”三督并进方式,量化工作进度条,提高工作效能。设立高质量发展督导员,分“党的建设、业务发展、财务管理、风险合规”方面,深入一线监督指导,构建职责清晰、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实现项目推进“质、速、效”三提升。
三、“三个百亿”结硕果
该分行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主动融入泉州“十四五”规划“一湾两翼三带”战略布局,业务发展实现“三个超百亿”。项目评审超百亿。集结全辖精干评估力量,组建32个ABC角三人评估小组,落实项目主办责任制,定期将全市系统具备评审条件项目、续贷客户、小微企业一次性进行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对项目一跟到底,避免出现衔接“真空”,至9月末累计审批项目24个、金额131.05亿元。贷款投放超百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持续加快贷款投放,依托“丝路先锋服务队”,通过“攻坚+协调+督办”多管齐下,加快落实贷前进度,及时收集材料、做好补充,提高办贷时效。至9月末累计投放项目67个、金额109.96亿元,涉及教育卫生、农村公路、水利设施、垃圾处理等领域,服务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水产冷链及普惠小微企业发展。支行规模超百亿。在该分行党委的带动下,辖内各支行鼓舞士气,激发潜能,特别是疫情期间,化“危”为“机”,全行上下拧成一股绳、汇聚一口气,主动放弃假期,加班加点,敬业奉献,5天内投放安溪县、泉港区2笔应急贷款3亿元。至9月末,辖内各支行贷款余额平均增幅18.56%,其中晋江支行贷款余额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3.66亿元,在为社会经济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的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徐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