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迎来了一段特殊的日子,民众被迫待在家中,很多企业被迫停工停产。而这段特殊时期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已经在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中有所体现,在消费金融领域也不例外。风险爆发,“逃废债”盛行。一方面部分行业企业、个体户及个人消费者的收入减少,还款能力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履行还款义务,延期还款或利息减免成为现实需求;而另一方面,特殊时期成为还款意愿薄弱人群罔顾征信进行“逃废债”的梯子。
贪得无厌的“逃废债”
在疫情期间,国家财政部、央行、银保监会等机构相继出台多项措施,要求金融机构对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给予信贷政策的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这些政策本来是好事,明显是为了民众考虑,但这些善意之举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当成了恶意“逃废债”的“挡箭牌”。
恶意“逃废债”的群体对于国家的政策照顾不仅不感恩,反而贪得无厌,用各种手段骗取贷款。许多“老赖”通过伪造贫困证明、病历证明、住院缴费单等方式,试图从金融机构处获得息费减免或延长还款期限,实际是在逃避还款。部分互联网资讯、社交平台甚至出现大量的“反催收”群组和服务,形成灰色产业链,传授利用相关政策进行拖延还款的新招数。
金融企业联动,维护行业健康生态
“逃废债”之风严重损害了特殊时期的金融秩序,还呗等消费金融企业开始形成联动,共同维护行业健康生态。面对喜欢“逃废债”的老赖们,以还呗为代表的消费金融企业接入了央行的征信系统,从此可以从源头把控风险,将那些老赖拒绝在借款和优惠政策之外。
不仅如此,以还呗为代表的消费金融企业们积极配合国家打击“逃废债”的工作,如北京市互金协会联合成员机构陆续在官网公示网贷机构借款主体逃废债名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平台逾期率,增加了回款率。
还呗一直以来都在维护国内金融秩序,推动行业走向健康生态,为市场经济复苏贡献自己的力量,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